近日,《人民日报》在党建专版“前沿观察”栏目中,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为题,对百年大生再次点赞,表扬集团公司在党委的领导下,通过较短的时间使得产量和质量双双达到春节前水平。
以下是人民日报原文:
2月20日,位于南通市的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中,戴着口罩的工人们有序工作。经过一周的运行,纺织产业2300名职工中已有2000人复工,复工率87%;除了作为单独观察区的一家车间,其余37万锭均已开出,产品产量和质量双双达到春节前水平。
在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启祥看来,顺利复工复产,离不开企业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决策。
张启祥介绍,1月31日,企业党委返岗后第一时间启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立即成立应急领导小组;2月3日,中层党员负责人上班后,随即实施“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各车间、班组都是小网格,做实人员追踪,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做到“事不过夜、每日清零”。“企业党委将疫情应对、复工复产看成是进一步转型升级的试炼,一手抓安全、一手稳发展。”张启祥告诉记者,2月10日企业的纺织主业已全面复工,而且10万锭智慧纺纱车间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下一步发展充满底气。
目前,大生的复工率已达95%以上,并且主动加大与下游企业联动,加快产能恢复。大生集团在今年将继续加大项目投入,兴建国内首个智慧化纺纱工厂,努力成为用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标杆。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前身为大生纱厂,由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资产总额28亿元,形成了纺纱、织造、染色、印花、服饰、特色家纺、文化产业、汽车销售服务等多门类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