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专家时评 > 开战已是决战:山东医疗队在黄冈的“步步惊心”

开战已是决战:山东医疗队在黄冈的“步步惊心”

在危急关头,山东医疗队驰援黄冈,挺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辟首个病区,收治危重患者,治愈首批新冠患者

       1月28日22:30,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楼四楼,确诊患者李良拿着自己的胸片和病历,一边高喊“快救救我”,一边冲进刚完成消杀的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此时,距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规定的首次收治患者的时间还差半个小时,张韬正在病区做最后的巡查,他和医务人员都还没来得及穿上防护服。

      “病区已被污染,大家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那惊险的一幕,张韬至今历历在目,李良被确诊后,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床位,听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用消息,他顾不上医疗规定,自己就冲进来“求救”。

      张韬赶紧让李良躺上病床、不要走动,自己死死地顶住污染区和工作区的隔离门,回头对医务人员喊:“赶紧去穿防护服。”直到做好完全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抵达,张韬的手一直都没离开门把手。

       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山东援鄂首批医疗队(以下简称“山东医疗队”)首次收治患者的现场。张韬是山东医疗队的领队。

       在武汉疫情暴发后,与武汉人员来往密切的黄冈市感染人数急剧上升,大有变成“第二个武汉”之势。在危急关头,山东医疗队驰援黄冈,挺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辟首个病区,收治危重患者,治愈首批新冠患者,堵住了黄冈疫情“风眼”,被当地称为扭转黄冈危局的“尖刀”医疗队。

      从大年初一驰援黄冈,山东医疗队共在当地奋战了57天。

   “去湖北很意外,去黄冈很意外,来到当地看到的局面很意外,最终挺进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也很意外。”3月31日,回顾这些日日夜夜,张韬非常感慨,这场“战役”打下来,山东医疗队经历了遭遇战、狙击战再到阵地战、歼灭战,虽然步步惊心,但无憾而归。

3月21日,山东援助湖北首批医疗队完美收官,全数撤回。-受访者供图

意外挺进“大别山”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黄冈市中心医院新院区,位于城东新区齐安大道南侧,占地500亩,规划病床1500张。据黄冈日报报道,该项目于2016年2月开工,2017年5月主体结构封顶。黄冈市原计划在2020年5月,将黄冈市中心医院整体搬迁至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其主体工程、室内外装饰装修已基本完成,1月26日刚完成通电。

新冠疫情加速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节奏。

     黄冈市有750万人口,截至1月27日,累计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154例,出院2例,病亡4例,其中90%以上的患者集中在黄冈市区。据央视报道,此前已有近70万人从武汉返回黄冈。后继还有多少人可能被感染?未可知。而此时在重灾区的黄冈市区只有3家定点医院,包括黄冈市中心医院、黄冈市惠民医院和黄冈市传染病医院。黄冈市政府决定,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新增为新冠肺炎患者新定点医院,并快速启用。

1月27日,抵达黄冈后的山东医疗队开始到黄冈市传染病医院进行考察。

    “回来后的那个中午是压力最大的时刻。”张韬至今记得,此时黄冈市传染病医院现场考察的情况不理想,重新改造出清洁区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把原有的会议室改造成重症ICU病房。如果带领队员们往里冲,按照黄冈市传染病医院当时的建筑布局、医疗流程和防护条件那就是做无谓的牺牲,必将陷入泥潭,而且是越努力陷得越深。张韬知道,逆行黄冈的所有人都不怕“牺牲”,但自己绝不能让队员们做无谓的“牺牲”。

      正在焦灼之际,张韬意外看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用的消息,他立刻拿出地图搜索位置,发现其就在黄冈市区所在地黄州区,张韬直接冲出房间,立即取消黄冈市传染病医院分配人员和排班的会议计划,带上全体骨干,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现场察勘。

山东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贾新华也是当时考察的成员之一。“那天正下着小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还是个工地。”他们踩着泥巴进了院区。尽管如此,对比改造黄冈市传染病医院的难度和救治效果而言,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至少有三区两通道的雏形,更具快速有效收治患者的条件。

分析彼时黄冈疫情的局势:疫情暴发,医疗资源和软硬件遭到挤兑,在局面一团糟糕的情况下,疫情蔓延趋势难改,且各个体系缺乏传染病防控经验,运转失灵,自顾不暇。

    “打破常规,主动出击,以最快的速度让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病人,将得不到救治的患者尽快收治,应收尽收。”张韬说,这样才能快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这样还能缓解其他医疗机构和黄冈市政府的压力,才能真正救治患者。”山东医疗队向黄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主动请缨:用最快速度开辟新病区,这个建议得到了黄冈市指挥部的全力支持。

“冲刺”姿态起跑

     随即,张韬迅速调整主攻方向:把尚未完工的工地,迅速改造成为具备接诊条件的传染病区,全力解决收治患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当天 19:30左右,张韬带着全体队员挺进大别山。早在SARS期间,张韬就设计过传染病房,此后改造过综合医院,管理过手术室,这些知识、经验全数都被派上用场。他们与当地人员配合,化身工程师、装卸工、清洁工,完成建立三区二通道等基础设施改造。

    “最初护士站的隔离是拿透明塑料板作隔断,风一吹,像马上就会倒。”贾新华说,他们改用玻璃胶加固密封。各个分区的标志没有贴,贾新华他们自己动手。“没有红色的带子,就拿红笔把白色袋子涂红后挂起来,地上没有标志,就拿打印机打印后张贴。黄色的塑料袋被剪成条,再用透明胶带贴到地上,用以标识地面。”

       经过30多个小时对原有病房结构、设施进行重新分区改造,并组织病房设施、必要仪器设备的迁入、安置、调试,山东医疗队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成功改造出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0张,其中重症病床12张,这也是黄冈市首个真正意义上的ICU病房。

     “极速挺进”的山东队,成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辟首批病区的医疗队。此后,湖南援助黄冈医疗队和山东省后续的医疗队也陆续进驻,这些驰援黄冈市的医疗队共开辟病床400余张,为黄冈市的“应收尽收”夯实了基础,构筑了扭转黄冈疫情局面的战略“要塞”。

开战已是决战

       按计划,1月28日23:00,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将正式收治病人。“那天气温很低。”贾新华回忆,当时,黄冈市各单位也都十分忙碌,很多要求无法按指定时间到位,团队只能再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

        到当日下午,团队进行拉网式检查,做最后的准备。“半小时清场、半小时消杀、半小时防护服、半小时收治病人。”张韬说,当时几乎是掐着秒表进行。张韬顾不上自己的“客人”身份,反客为主,指挥当地医疗机构负责人,与山东医疗队相关人员一一对接,拟出患者转运方案,制定转运措施、注意事项等,避免患者转运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争分夺秒的准备中安置好突然冲进来的李良后,忙于收治准备的队员们再度被“惊到”。

    “前2台救护车每辆车送来1个患者。”贾新华说,但第3辆车抵达时,他们惊呆了,“一台车上竟有6个患者,且都抱着氧气袋,连路都走不动,更别提拿自己的随身物品。”贾新华语气急促地回忆,6个病人一下子堵在门口,抱着氧气袋边喘气边走,此时患者处于缺氧和心衰状态,而临时改造出来的病房,救治条件有限,万一出问题,抢救手段跟不上,患者就十分危险。“我们马上冲过去,扶着他们往病区走,尽管如此,患者仍然走两三步就要停一下。有个患者走不动,医生背着进了病区。”

       但这不是结束,第四车有患者4人,第5车有4人,几乎都是重症患者,“到凌晨两点收治患者21人,到凌晨六点收治了48人,第二天所有病床全部收满。”山东医疗队重症组长任宏生记得,这批患者基本都是从黄冈市各定点医院转运过来的重症患者,他们也是黄冈市疫情暴发后病情最重、最复杂的一批患者。大都有合并基础疾病,疾病进展速度快,救治难度十分大。任宏生做过一个统计,当时收治的患者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病区占比高达40%。

         后面的情况更加危急,凌晨两点,重症ICU开始收治转运过来的患者,他们都用着呼吸机,但此时病区的呼吸机接口无法转换,任宏生只能安排一位重症医生用手攥着氧气管接头,等待救护车更换配套的德式接头。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接收患者的前48小时,贾新华没有合过眼。“第一个24小时改造病区,收治患者。”贾新华回忆,第二个24小时则忙着当“接线员”。

      “因为重病号太多了,且已出现群体性焦虑和恐慌。”贾新华说,那时所有患者都对着医务人员说,“先给我治,快救救我!他们总想跟医务人员多聊聊、讲讲,同样的话会反复讲很多遍;他们只要看不到医务人员,就开始大喊大叫,或打电话给医务人员,只有医务人员呆在身边才安心。但医务人员也分身乏术,只能不停在病区穿梭,一直连轴转,值完班下来,精疲力尽。”

         贾新华接的电话,有来自值班医护的,还有来自患者及家属的。更焦急的是,面对医务人员的安抚,患者根本听不进去,他们满脑子都被疾病的可怕及对死亡的恐惧感给填满。

      有位40多岁的女患者,病情属较轻的重症患者,她被确诊后传染给丈夫,丈夫疾病进展很快,不久就去世了,这给她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被收治进来后,女患者十分消极,四处跟亲朋好友说自己难受、发烧,马上要去世了,要立遗嘱。“她的各种家属不断给我打电话寻求救治。”贾新华说,那时其他患者和家属的电话也没有断过,两部手机都经常被打爆。

这也是一场考验医务人员体力和精力的“疲劳抗击仗”。

      在山东医疗队的病房里,“病人都太重了,连床都下不来,更不要说做其他活动。”贾新华说,有的患者还需根据其检查结果,不断调整方案,6个小时的值班时间,医务人员根本无法休息,对比普通病区,队员们更耗精力和体力。

早期的防控隐患

       对于聚光灯之外的黄冈市来说,这些出乎意料似乎不难理解。早期城市整体疫情防控意识和措施落实相对还不够,后期才逐步完善。

      1月25日23:40,山东医疗队乘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黄冈市派4辆大巴车和1辆货车接机。那个凌晨,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温度特别低,透骨的寒气阵阵袭来,张韬知道,疫区到了,各个地方的细节都要做好。

   “上车后,车里没有闻到任何消杀的味道。”有过多年传染病防控经验的张韬非常清楚,面对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是最基本的要求,张韬立即告诉所有司机保持车内通风,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山东医疗队抵达黄冈市。来不及休息,医疗队各专业组长马上开会,会议决定立即向山东省卫健委机关党委请示成立临时党支部、建立工作微信群和工作纪律、明确院感防护和生活纪律等各项要求。此时时针已指到了凌晨5:30。

       次日一边分派任务、一边成立临时党支部、一边培训、一边了解黄冈本地的防控情况。此时,黄冈市已有医务人员感染,但医疗队入住的宾馆尚无任何防护和消杀措施。张韬倍觉沉重,立即向院感组提出要求,在不清楚宾馆的空调新风系统的送风方式的情况下,所有房间禁止开空调,尽量开着门窗,保持必要的空气流动。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运转后,山东医疗队制定防院感、救治、护理等工作流程,张韬要求所有队员按军事化管理严格执行,且不容商量,这保障了山东医疗队医务人员全程零感染。

       而此时的黄冈市政府,也再度升级防控措施的落实,从预防和救治两条线并重推进,按照应收 尽收、不漏一人的原则展开防控,按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要求展开救治,城市整体运转和调度更加科学有效。

全力救治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启用后,数据也很快验证了早期山东医疗队对黄冈疫情的判断。

     1月28日,黄冈市新增确诊患者突破两位数,达到111人,累计达324人,除黄州区外,红安、浠水、蕲春等县数据激增,前期从武汉返回的潜伏患者,进入集中爆发期。同时,随着政府系列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检测能力跟进等,确诊病例数激增。1月29日,新增172人,累计496例;2月1日,新增突破200,达到276例,累计确诊患者达到1002人。1月29日晚,在湖北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表示,绝不能让黄冈成为第二个武汉。

       惊险接管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前,张韬已明确黄冈救治思路:开病房、救病人、防院感、保物资。医疗救治模式包括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成立由重症、呼吸、护理、院感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专业化医疗小组,在符合国家诊疗规范的前提下,结合临床经验,持续优化完善形成本土化、个性化的诊疗细则,制定了包含20多项临床操作规范和流程的《山东省医疗卫生队工作手册》,围绕加强重症救治,发挥中医特色,注重防治结合和人文关怀,“只有规范的统一标准化实施所有标准,才能确保救治思路和救治效果”。

        仅有规则还不够,要缓解像李良这样的群体性恐慌情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救治疗效。病人只有感觉到临床症状减轻,才是减轻焦虑的最主要办法。”想到此,贾新华和团队商量,率先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针对患者一人一策予以治疗。

      一周左右,女患者及其家属们再也没有给贾新华打过电话,“因为她的临床症状减轻了,看到疗效了,焦虑缓解”。贾新华说,在他们所管理的病区,中药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基本上患者2-3天就有明显的症状缓解,也正是疗效,让这些患者慢慢安静下来,救治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

困境突围

        在疫情暴发初期,全国范围内的医疗防护物资紧缺,山东医疗队也面临着同样的难 题。

       在出发时紧急集结情况下,山东医疗队带到黄冈的物资只有478件医用防护服、296件防渗透隔离衣以及397个1621AF防冲击性防护眼罩、医用防护面屏、2985个N95防护口罩、15689副一次性乳胶手套等,以及部分自备药品。这满足不了100张病床的运转消耗,但黄冈市当地也处于物资短缺的局面,无法援助。

      医疗队展开自筹。山东医疗队联络员颜军记得,“那时,我的电话每天能接打上百个”。身边的同事、朋友,还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或捐款,或捐物,还有山东省作为大后方增援,极大补充了当时的物资短板。

     山东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物资保障小组,对医疗队员自带的医用物资集中盘点入库,统筹规划使用,为保障队内应急状态下医用物资供应,建立“计划性供给、责任性使用”的物资统筹调配机制,精确测算医用防护物资每天的基本用量,划定警戒线,提高物资供应保障能力。这种医用物资统一调配和供应保障机制逐步成熟,大幅缓解一线物资的压力,从医疗救治、护理、后勤保障等各个体系的“半军事化”管理的山东队模式,打造出一支“铁军”,得到国家卫健委认可,在抗疫前线推广。

初战告捷

       2月4日,21岁的患者刘梦出院,她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位治愈的患者。此后,从2月6日起,山东医疗队每天都需要开具出院证明,最高峰期时,单日出院患者达到20余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感觉救治压力变小了。”熬了这么多个日夜后,贾新华才开始关注到身体的疲累。

      黄冈疫情缓解。2月14日,黄冈市新增确诊病例降为26人,从此前的三位数逐步降为两位数,直至新增为零。3月18日,在山东医疗队在黄冈坚守的第54天,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最后2名患者被转移到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清零,山东医疗队完成使命。作为援助黄冈各医疗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启用成为扭转黄冈战“疫”局面的关键。

(应采访人物要求,李良、刘梦为化名)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