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织服装流通领域,广州中大纺织产业商圈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30余年发展,这里已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首屈一指的世界级纺织服装面辅料交易市场集聚区。“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绝不是一句空话。
仅中大纺织商圈,59个专业市场及近2.3万个商户参与其中,直接从业人员多达7.4万人,经营服装面辅料超过10万种,年交易额估算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服装是电商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之一,但互联网并不能取代生产制造的过程。尽管服装市场经历了20年的电商化,但中大纺织商圈的批发市场依旧兴旺,原因在于制衣所需的面料必须经过实际接触才能确定质感,这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步骤。
1月底,中大纺织商圈59个专业批发市场全部推迟开市,时至3月9日,广州轻纺交易园复市营业,成为中大纺织商圈首个迎来复市的市场。一个多月时间,下游的制衣厂迟迟未能得到原料供应,影响了服装行业的复苏进度。
沙河是广州三大服装交易集散地之一,其最知名的批发市场之一万佳服装批发市场在3月17日才正式复工,市场的多位商户均向记者表示,由于工厂尚未完全复工,目前的货源大多来自节前的库存。
在疫情出现早期,不少批发市场的商户提前准备了今年春季的新装,但受疫情影响,这部分需求未有充足的时间释放,再加上春季的销售周期较短,导致批发市场出现了积压。与此同时,应季的夏装新款由于面料供应不足和制衣厂复工进度不理想,商户也很可能错过即将到来的夏装销售。
至于对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根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3月初的行业调研结果显示,有71.2%的调查企业反映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工不同步导致原辅料供应不上、销售渠道不畅。
“疫情的确打乱了整个产业链的节奏和安排。”卜晓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服装行业的季节性销售来说,每年的3月和4月是夏装的出货时间,6月和7月将转入销售淡季,目前客流、物流的恢复并不理想,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面料供应商杨东伟向记者表示,往年春节复工后的3个月是商户全年最重要的月份,因为营业额占比达到35%,剩下九个月的才占65%,他已经做好了今年全年将出现亏损的准备。
疫情下纺织服装厂现状:多种问题已成为老板噩梦!
现在的服装企业越来越难做,出现的原因是:
1、单越来越小
这个很容易理解,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喜欢穿同款的衣服,而且越来越个性定制了。
以前很多纺织服装厂一接单,一个款经常都是几万-几十万件,一走货,起码都是一个柜,甚至是几个柜的出,但现在很少有这样的客户了,即使有有一个柜,也很少是一个款了,而是很多个款,很多个颜色,甚至很多个单合在一起,一般一个款一个色几百件是正常的,所以现在对工厂的要求就高了,很多工厂老板和管理者经常为此搞的焦头烂额,很多单和款不断的需要处理,而且对采购要求也高了,以前一个料可以采购很多,稍微多点也不怕,议价能力也强,现在经常会出现起订量都达不到,只能自己在市场上去找,对服装厂的仓库管理能力要求就更高了。
2、竞争激烈
由于服装厂众多,很多小工厂为了抢订单,价格一个比一个压低。利润薄的见底。这种互相伤害,就是自掘坟墓。
3、外单现状
因为疫情在外国扩散,而且外国对疫情的控制力不足!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中断,处于停顿状态!这边厂家未出货的,压住货,压着资金!欲哭无泪!,接了单的厂家,无法正常赶到货期,取消订单!也有的是因为就算赶得出来,货物也不能出关到岸,也取消!取消不算最坏的结果了!起码比起压着货没那么惨!
4、内销现状
传统批发路线沙河,益民,十三行红棉,站西等,做这类型路线的厂家,开年大多数直接把整个上半年,春夏季的生产,砍断不做!去年年底做出来的卖完就算了,现在直接开始打秋冬板!
至于为什么不做春夏补单货,原因有几点?
1、春夏季性比较短,做货周期长!
现时的劳动力不足而且不确定,岗位回归回复不正常!导致生产厂家取消周期性计划!怕做出来错过卖货期,导致有压货!
2、利润越来越低
开服装厂的老板都知道,以前服装的利润很高,毛利率20-50%都是很正常的事,现在利润较高的除了时装,皮革和内衣,泳衣等还保持着较好利润外(但也没有以前高了),其他服装的利润基本上只有3%左右的利润了,加上很多拖压货款,应该说现在的服装厂基本上是在担着败家的风险在养工人。
3、市场变化快
由于现在的服装变化太快。一般要求工厂出货期限就比较紧张。这也导致工厂在生产中部敢耽搁。所以现在工厂的老板一天就会担心有货没工人做,二会担心有工人没货做。
4、扣加工费
由于现在的服装行情都不是很景气,有的公司在加工厂送完衣服经常会挑一些问题出来说事,就会扣加工费。这也是工厂老板非常苦逼的事。
5、工人越来越难请
在服装厂工作的工人都知道,现在的工人基本上都是30岁以上的人为主,这部分人有什么特点,30多岁,40多岁的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属于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抚养,这些人工资低了的话,他们也维持不到家庭的生计,所以,这些人的工资要求普遍都较高,但太高了工厂利润原因,也请不起,对服装厂来说就是两难。
服装产业损失惨重,已严重拖累聚酯、织造市场!
服装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今年损失惨重,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其行情的好坏也影响着上游每一环节。需求端萎缩严重,上下之间行情相互传送,一环扣一环,导致每一环节之间相互缠绕,压力山大。
1、一季度的原料跌价超2000元,利润缩水超100%
今年以来,原料价格狂跌不止,让织造厂家更是心里没了底。截至26日,涤纶长丝各产品价格较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程度均在25%以上。具体看来,涤纶长丝FDY 150D产品价格在5350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2250元/吨;涤纶长丝POY 150D产品价格在4720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2380元/吨;涤纶长丝DTY 150D产品价格在6600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2250元/吨。
价格狂泻,利润方面也是不容乐观。截至26日,涤纶长丝FDY 150D产品利润在1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186元/吨,跌幅近100%;涤纶长丝POY 150D产品利润在-229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229元/吨,跌幅超360%;涤纶长丝DTY 150D产品利润在-49元/吨左右,较年初下降了186元/吨,跌幅超135%。
2、一季度的坯布价格跌幅严重,库存创新高
2019年由于中美贸易反反复复,导致行情持续不佳,至2020年春节前,行情并无明显的好转。而1月开始,新冠疫情就开始在国内蔓延开来,导致年后纺织市场复工一再延迟,相比往年延迟一个月左右。疫情导致全球担忧情绪浓重,不管是内贸还是外贸需求都严重疲软,不少订单被取消、延迟。织造厂家新单跟进不足,导致坯布库存不断积累,根据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盛泽地区坯布库存已经上升至43-44天附近,超过了去年最高库存点位。
需求不足,库存高企,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坯布价格不断被压缩,尤其是常规产品,生产门槛低,日产量大,同质化竞争严重,行情越差,价格就越乱。以210涤塔夫为例,近期因为它可以做防护服,因而在市场上热卖,成为低端产品中的“网红”,市场需求量一下增加,带动其价格较之前有所上升。但是整体来看,较年初的价格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若之前停产的机器重新开起来生产,那么它的价格还是有望重回低位。
疫情让纺织服装业整个产业链都处于需求疲软严重与产能过剩凸出的恶性循环中,市场想要好起来,还是要看服装业需求如何。但很现实的问题是,全球疫情依旧在扩散中,尤其是欧美国家,疫情严重,复工困难,收入缩减,消费想好起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再传导到国内的产业链上,也同样前景不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