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股市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纺织市场原料及坯布的量价齐跌。纺织人不禁“吐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真的是太难了!
原料
价格“地板价”,产销再次陷入4成怪圈

价格跌了,却依旧卖不出去。近期以来,涤纶长丝产销一直维持在4成附近,织造厂家观望心态明显,厂家优惠促销手段也失效了,产销难有突破。于是聚酯厂家陷入了产销难平的状态,持续累库存。目前,聚酯工厂平均库存已经上升至26-36天附近,且呈上涨趋势。
坯布
价格跌得“裤衩”都不剩,库存刷新高位
要比惨,今年的行情,大概谁都惨不过织造企业。
去年开始,深受产能过剩恶果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面夹击,织造企业订单青黄不接,加上资金链紧张,终端需求萎靡,逼得不少企业破产关门。2019年,被纺织人烙上“从业以来最差一年”的印记,但也有人说,或许是未来三年内最好的一年。于是,今年刚开端,疫情这只黑天鹅冲击整个全球产业链,纺织企业也不能独善其身。2月份,几乎整个纺织市场都处于停摆状态,3月,市场开始动起来,但也不过是做年前的单子,新单寥寥无几,尤其是外贸订单,更是只有取消、推迟的消息。
后疫情时代,经济开始缓慢恢复,但真正反馈到纺织市场上来,需求并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尤其是外贸出口压力依然很大。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95.54亿美元,环比增长38.36%,其中服装(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为89.057亿美元,同比下降26.93%。2020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979.65亿美元,同比下降0.80%,其中服装累计出口额为382.131亿美元,同比下降22.80%。
织造方面,订单情况依旧不理想,产销难平成为市场常态。目前,盛泽地区织机开机率在7成附近,端午过后部分厂家放假结束,开机率有所提升,但走访来看,由于多数企业已经在织库存,因此后期织机开机率进一步下滑成为大概率事件。
不断织布,又卖不出去,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坯布库存的不断升高。根据中国绸都网监测的样本企业显示,目前盛泽地区坯布库存已经上升至45天附近,刷新4年来的高位。
坯布价格则是高库存的最终结果。以常规坯布为例:
210T涤塔夫目前报价在1.1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1.65元/米左右,跌幅为33.33%;
240T春亚纺目前报价在1.9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2.6元/米左右,跌幅为26.92%;
380T尼丝纺目前报价在3.1元/米左右,而2018年在4.9元/米左右,跌幅为36.73%。
可见,由于坯布高库存及需求难以为继,目前的坯布价格已经跌无可跌,在遇到抛货时候甚至都是亏损。一年比一年跌价,后期想涨起来,非常困难。
结束语
密切联动的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对于纺织后市看法几乎是一致的不看好。目前,不管是原料还是坯布都已经跌到了一个底部位置,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但上涨的动力又缺失。纺织产品没法像猪肉一样“任性涨价”,只能在亏损到来之前努力赚到每一分钱。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