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数据显示,6月棉纺织生产环比小幅增加,市场逐步进入淡季,订单压力进一步加大。
原料:采购及消耗环比增加 库存环比下降
6月,跟踪企业原料采购量环比增加1.43%,其中环比增加的企业约占59%,占比较上月增加了11个百分点。
原料中原棉采购量环比增加1.77%。6月国内标准级棉花价格平均每吨约12200元,较5月均价环比上涨2.4%,连续两个月上涨。7月以来,国内棉价保持稳中小幅上涨趋势。截至6月底,与年初价格相比,国内棉花价格下跌9%左右。 原料中非棉纤维采购量环比小幅增长0.73%。6月粘胶短纤价格出现下跌,涤纶短纤价格先涨后跌,7月以来均延续下跌走势。截至6月底,与年初价格相比,粘胶短纤、涤纶短纤价格分别下跌7%和20%左右。
6月,棉纺织企业的原料消耗量环比增加4.78%,环比增加的企业约占62%,占比较上月增加17个百分点。上半年,原料消耗量累计同比下降14.6%,其中原棉的消耗量降幅小于化纤短纤的消耗量降幅。 截至6月底,原料库存环比下降2.45%,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49%。7月起,储备棉投放启动,化纤短纤价格处于下跌通道,下游市场需求仍处于疲软状态,多数纺企随用随买,尽可能降低风险以及资金的占用。
生产:纱布产量环比增加 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6月,纱、布产量环比分别增加3.35%和1.49%。1~6月,跟踪企业纱产量、布产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5.47%和16.33%,降幅连续四个月收窄。6月份以来,订单总体未见明显好转,非洲等部分地区的国际订单略有改善。订单不足的情况下,纺企以生产常规产品为补充,产量环比小幅增加。
截至6月底,跟踪企业纺纱、织造设备利用率均较上月略有提高,纺纱设备利用率略高于织造设备利用率。其中,纺纱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75%,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织造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72%,较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
销售:产品价格弱势下行 销售量降幅略大于产量降幅
6月,纱销售量环比微降,布销售量环比增长2.45%。当月纯棉纱和纯粘胶纱产品价格均处于较为弱势状态;纯涤纶纱价格先涨后跌,月均价格环比上升2%。截至6月底,与年初价格相比,纯棉纱、纯粘胶纱、纯涤纶纱价格分别下跌9%、12%、13%左右,其中高支纱跌幅略小于中低支纱。 上半年,纱、布销售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5.48%、19.81%。截至6月底,纱库存环比增加2.33%,布库存环比微增0.55%。其中,纱、布库存环比增加的企业分别占比55%和59%。
截至6月底,跟踪企业亏损面约为45%,高于上年同期约17个百分点。1~6月,跟踪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7.34%,其中约90%的企业同比下降,同比增长的企业主要原因是与上年相比产能有所增加; 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下降24.43%,降幅较上月收窄4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降47.40%,其中81%的企业同比下降。
集群企业积极应对 灵活调整
根据对集群情况的跟踪调查,6月集群生产总体稳中偏弱,企业开工率、设备利用率持续在较低水平。
根据经济运行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1~6月跟踪集群的产量、产值等指标继续较大幅度下降。 集群企业各类纱线产量累计同比下降30.3%,布产量同比下降34.4%;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8.1%。
据调研了解,部分集群企业一方面根据订单随时调整开台,减少库存,积极应对当前市场状态,降低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截至7月20日,跟踪集群平均开工率在54%左右,纺纱、织造产能利用率均在40%以下。
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涉及240余户棉纺织企业及全国约15个产业集群数据,纺纱产能合计占全国棉纺织行业的比重约60%,具有行业代表性。
本报告得到“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