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在古朴的故乡。每天生活的地方,走过的场景,都能见到很多中国风的图案:老家屋顶上的木雕、奶奶纳鞋垫的绣样、隔壁老先生家的花瓶……那时只觉得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稀罕物。
而当我从故乡走进城市,身处现代的那些简单便捷的事物之中,却又开始时常想念那些木雕和绣样。偶然在街头遇见久违的中国纹,心中便像风吹过开满莲花的池塘,泛起阵阵惊喜的涟漪。
有些事物仿佛带着情感而生,
让人只看一眼,就能认出它的根。
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纹,
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1867年,一位英国著名设计师
出版了《中国纹样》,
在当时的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
人们惊讶于中国如此瑰丽的文化。
近年,《中国纹样》在国内出版时,
其内容着实让国人感到惊叹
——对于这些美轮美奂的中国纹样,
而我们却感到如此陌生。
中国传统纹样,
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
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
主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
可分为原始社会图案、古典图案、
民间和民俗图案和少数民族图案。
云雷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缠枝纹: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祥云纹: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天上漂浮的祥云,
空中飞翔的群鸟,
地上锦簇的花丛,
让无数能工巧匠信手拈来,
再一一凝聚在纤细又迂回的纹路里,
巧夺天工,栩栩如生。
因此中国纹,
既是文化情感之纹,
也是审美和艺术之纹。
自古,人们就将中国纹
作为重要的衣服装饰:
龙凤呈祥,寓意美好的爱情;
凤冠霞帔,是高贵的象征;
祥云瑞兽,吉祥如意;
流水飞花,诗意和美……
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执着守护,
和对中国服饰艺术的美学探索,
木棉道将中国纹加以传承,
融入到改良中国风服饰之中。
双层设计的国风连衣裙,
飘逸轻盈,舒适修身。
胸前一抹圆形的龙纹,
设计精美,配色高贵,
与流苏装饰形成一幅动静相宜的风景。
两款配色,时尚百搭。
红色大气典雅,
映衬出国色天香的好气色。
蓝色内敛沉静,
展现淡然雅致的文艺气息。
花姿曼妙的中国纹以细腻的笔触,
为改良国风上衣增添了一缕幽香。
粉色系的裙裾宛若芙蓉花般柔美浪漫,
修身的剪裁,勾勒出婀娜的身材。
行走时,香风阵阵,颜如渥丹。
淡蓝色的中国纹在胸前盎然萦绕,
描摹出一个诗意的古典花园。
绣有鹤鸟的裙子与之互相呼应,
在蓝色的岁月里,静享美好。
简约的改良国风连衣裙,
自然的面料、舒适的设计,
不松不紧,不徐不疾地
包容着每一个文雅女子的身心。
精致的中国纹花边稍作点缀,
便勾勒出立体而曼妙的轮廓。
中国红与靛蓝两种配色经典端庄。
时尚与古典设计的融合,
让你无论在什么场合,
都能流露出一份从容的优雅。
翩翩白裙,宛若仙子降临。
腰间的中国纹刺绣,
让服装变得精美,且蕴含文化内涵。
恰好的纹样与留白。
仿佛一幅典雅的国风画卷。
黑色的无袖国风连衣裙,
因不规则的双层设计,
凸显出丰富婉约的层次感。
醒目的中国纹样点缀于领口和腰间,
行走时,祥云萦绕,绰约生姿。
中国纹,是中国服饰区别于西方时尚的美。
尽管如今传统的服饰已经被简化,
可是纹样艺术却依然根植于我们内心,
展现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魅力。
来源:木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