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全国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新华社消息,本次采购共有189家企业参加,产生拟中选企业125家,拟中选产品191个,55个品种药品拟中标,拟中标产品平均降价53%。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在现场参与竞标企业处获悉,此次企业有效报价降幅集中分布于50%~80%之间,另也有多个企业降幅超过90%,据不完全统计,拟纳入56个品种中至少出现了14个“一毛钱”品种,其中重庆科瑞制药的降幅达到92%,将“神药”二甲双胍(250mg)的价格拉低到1分5一片。
一位在现场参与招标的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和过去三次集采一样,此次依然是价格大战。仿制药企争夺激烈,很多原研药企GSK、默沙东、罗氏、礼来等直接弃标,仅有卫材、辉瑞和优时比的三个原研产品拟中选。
实际上,无论企业采取何种态度,未来国家集采也将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近日,国家医保局价采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带量采购走向常态化,原则上要应采尽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1〕5号)已经明确规定: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相关分工方案要求在2022年达成此一目标。
竞争依旧激烈
根据米内网数据,这56个品种2019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540亿元。根据这56个采购品种首年约定采购量及最高有效申报价,第三批集采涉及的最高约定采购金额约为226.4亿元。
上述56个品种治疗领域主要覆盖了抗生素、心血管、关节炎、生殖系统、抗癌药、糖尿病、精神病、消化系统等,其中抗生素涉及的品种最多,达到7种,包括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头孢地尼口服常释剂型、头孢克洛口服常释剂型、利奈唑胺口服常释剂型等。
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本次参与集采品种超过3个的企业共有27家,其中包括默沙东、辉瑞、阿斯利康、诺华和优时比等5家外企。
一位竞标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招标比较严格,凭借招标材料进入内场提交资料,一家企业仅能进去一个人。现场报价竞争非常激烈,拟中标企业降幅都很大,还有多个企业降价到1毛多。
整体来看,这次企业有效报价降幅集中分布于50%~80%之间。很多拟中标产品降幅都超过90%以上,从流出的报价信息来看,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卡托普利口服常释剂型、美金刚口服常释剂型、替格瑞洛口服常释剂型等品种,都获得了企业超过95%降幅的报价;石药欧意的美金刚口服常释剂型报价0.165元/片,限价为12.8622元/片,降幅接近99%;重庆科瑞制药对卡托普利口服常释剂型的报价为0.0142元/片,降幅超过95%。
现场流出的报价中,辉瑞的利奈唑胺口服常释剂型报出31.25元/片的价格,相比限价319.517元/片,降幅超过90%。在前三次集采的多家原研药厂商报价中,这么大的降幅都极为罕见。
此次也有多个大品种进入集采范围,部分竞争也非常激烈。
从现场情况看,二甲双胍价格拼杀相当激烈。参与报价0.25g规格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的企业中,以岭药业100片报3.57元,折合每片3.57分钱,实际降幅82%;海王药业96片报5.2元,折合每片5.4分钱,实际降幅73%。
“光脚”、“穿鞋”各不同
根据东莞证券的研报分析,部分过评企业部分涉及品种在样本医院的销售占比为零,是“光脚”品种。如正大天晴涉及的9个品种中有4个“光脚”品种,有2个品种销售占比不足0.1%。扬子江涉及的9个品种中有5个“光脚”品种,有1个品种销售占比不足1%。石药集团有5个“光脚”品种,齐鲁制药有5个“光脚”品种;恒瑞医药有1个“光脚”品种,有1个品种销售占比仅为1%左右;涉及品种卡培他滨口服常释剂型销售占比仅为11%,是3进2品种,如果中标,市场份额将有较大提升。
东莞证券认为,此次第三批集采对国内过评企业的负面冲击较小,而“光脚品种”可以获得以价换量,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机会。
申万宏源认为,集采将推动国内的优质药企加速向特色制剂和创新药转型,不断降低仿制药集采对于自身的影响。在以集采等为主的医改大趋势下,建议关注集采前市场份额较低、在制剂-原料-药一体化、产品数量、技术壁垒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仿制药公司。
上述国家医保局价采司负责人也指出,只靠仿制药一条路不够了。未来仿制药企的发展也必须靠质量管控、工艺改造、成本控制,靠带金销售、稳赚钱已经是过去时。
比起“光脚”的,原占据市场量较大的原研药企可以说是“穿鞋”的。据东莞证券此前的统计,此次参加竞标的原研药企较之以往两次集采企业、品种数量都多,如辉瑞和默沙东涉及5个品种,诺华、阿斯利康、礼来和优时比涉及3个品种,安斯泰来和施贵宝涉及2个品种等。
但是,从现场流出的信息看,仅有卫材、辉瑞和优时比的三个原研产品拟中选。很多跨国药企的大量产品采取了高价、现价报价措施,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左右,几乎等同于直接放弃集采市场。
例如,原研占比达到82%的阿哌沙班,由齐鲁制药、豪森药业、正大天晴等仿制药企中选,拜耳主导的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则由天津红日和海南爱科中选,拜耳出局。
其中,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原研葛兰素史克基本未降价,报价和原本的市场价差不多,904.2元/盒,而国产仿制药企石家庄迪康龙泽的报价是11.94元/盒,价格差了80多倍。
“跨国药企大面积弃标,实际上也是因为销量无法覆盖增长,很多也都在寻找院外市场销售。”上述负责人分析称。
老百姓处方药采购中心总经理何感表示,药价断崖式下降,医院药房从盈利板块变为成本板块,医院逐渐转变对处方外流的态度,赋予了零售药店承接的机会;国家集采落标品种厂家主动加深与零售药店的合作。
如以第一批集采品种降脂药“瑞舒伐他汀钙”为例,原研厂家阿斯利康不论在“4+7”试点城市还是联盟地区的扩围带量采购中都落选,在错失全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市场后选择零售市场。中康CMH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钙在药店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4.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
实际上,不管是仿制药企还是原研药企,未来要面对带量采购常态化的局面。
“随着集采的推进,挤出带金销售水分之后,医保支付价会覆盖更多的产品,目前也在研究未来按医保支付标准调控价格。未来药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原则是但凡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来自主调节。但如果一旦发现市场无法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我们不能画地为牢,束手束脚,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有效的方式,从轻到重‘阶梯式’介入。”上述国家医保局价采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会实行“应采尽采”原则。(实习生王鑫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