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环球视角 > 爱沙尼亚议长内斯托尔:希望中欧班列开到塔林港,提升中欧双向贸易往来

爱沙尼亚议长内斯托尔:希望中欧班列开到塔林港,提升中欧双向贸易往来

爱沙尼亚企业和信息技术部长塔米斯特告诉记者,“中国正在数字解决方案、智能城市等领域发力,而爱沙尼亚在

爱沙尼亚议长内斯托尔 -资料图片-

爱沙尼亚地处欧洲东北部,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中世纪欧洲汉萨同盟贸易的发展,使得爱沙尼亚成为欧洲古老商道“琥珀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首都塔林三面环水,曾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

坐拥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爱沙尼亚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了天然兴趣,尤其看好倡议在提升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和自由贸易方面的潜力。“我们的主要兴趣是,让中国的货物通过铁路运到塔林港,然后再运到欧洲其他地方。”2月21日,爱沙尼亚议长埃基·内斯托尔在塔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希望通过中欧班列提升中欧双向贸易往来。

2018年4月,西安国际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与爱沙尼亚GTS Rail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合作协议,西安将每周发出两班中欧班列,开往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穆格港。此前还有报道称,西安将开通至塔林港的班列。穆格港所在的马尔杜距塔林仅有17公里。

无论是对中国-中东欧合作(16+1),还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内斯托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爱沙尼亚都表示支持,期待“看到具体成果的落地”,享受双方合作的务实成果。2017年11月,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两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数字丝路合作备忘录和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等三项合作文件,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李超不久前在爱主流媒体撰文指出,爱沙尼亚是中国在欧盟和波罗的海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中爱双方在经贸、能源、农业、电商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两国企业间联系越来越紧。

爱沙尼亚企业和信息技术部长塔米斯特(Rene Tammist)2月20日在塔林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不久前刚刚对深圳进行了访问,其间参观了很多中国科技企业。他说,“中国正在数字解决方案、智能城市等领域发力,而爱沙尼亚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优势。我认为,双方在很多与科技相关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当前中爱关系比10年前要密切得多”

中国与爱沙尼亚在1991年建交。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爱沙尼亚对与中国开展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互访密切,双边贸易稳步发展。双方企业的合作也不断深入。

内斯托尔认为,2014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对爱沙尼亚的访问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之前,两国关系相对停留在外交层面,但在此之后,双方关系日益强劲。”他指出,2018年1月,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议长联合访华,又让中爱关系再上一层楼。“当前的中爱关系比10年前要密切得多,不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

电子商务是两国企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15年9月,顺丰与爱沙尼亚国家邮政公司(Omniva)共同组建合资快递公司POST 11,负责将东北欧地区消费者网购的中国商品快速运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俄罗斯和该地区其他一些国家。近年来,顺丰位于爱沙尼亚的东欧海外仓越来越受到中国跨境电商的青睐。

两国企业还携手在移动出行领域发力。2018年5月,戴姆勒、滴滴领投了打车应用Taxify的1.75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中Taxify估值达到10亿美元,迈入独角兽行列。早在2017年8月,滴滴就宣布投资Taxify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双方企业的合作还扩展到了航空工业领域。2018年5月,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收购爱沙尼亚磁电飞机维修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并购协议金额为43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2美元),是目前中企在爱沙尼亚最大一笔投资。李超大使在股权交割仪式上表示,此次并购是“强强联合”,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两国互利共赢合作。

不过,总体来说,正如爱沙尼亚的商业日报Aripaev总编辑米利斯·曼德尔(Meelis Mandel)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表示的,中国企业在爱沙尼亚的投资“非常有限”,“我们需要更多像收购航空维修公司这样令人兴奋的投资”。据中方统计,截至2018年8月,中资在爱累计直接投资378万美元,工程承包营业额1600万美元。

此外,爱沙尼亚电动自行车、钢琴、音响、木屋、乳制品、鱼类产品已经走入中国市场。据中方统计,2018年1-11月,中爱进出口总额为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中方对爱出口9.4亿美元,同比增长3.9%;自爱进口2.3亿美元,同比下降2.3%。中方顺差7.1亿美元。

2018年11月,爱沙尼亚代表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收获颇丰。展会期间,中爱两国政府签署了爱沙尼亚冷冻禽肉及可食用禽副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议定书。爱沙尼亚Balsnack零食企业与来自中国深圳的采购商签订价值5.5万美元的采购合同;爱沙尼亚肉类生产商HKScan与中国温州一家食品企业签订了价值1400多万美元的鸡肉制品订单。

除了双边合作,中爱经贸合作已经扩展到第三方市场。2016年1月,由爱沙尼亚能源公司参股的约旦阿特拉特电力公司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总额16亿美元的贷款协议,用于建造约旦首个油页岩火力发电站和油页岩采矿场。工程总造价21亿美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负责承建电站。

“波海高铁项目”:或会吸引70%外资

仅有130万人口的爱沙尼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大型投资项目数量不多。当前,最受关注的项目为爱沙尼亚与芬兰两国政府正在商议建设的塔林至赫尔辛基海底隧道项目。去年,欧盟委员会决定向爱沙尼亚拨款513万欧元,用于波海铁路项目爱沙尼亚境内段设计,并承诺将为整个项目提供70%-80%(约30亿欧元)的资金。

2018年5月,在爱芬政府联席会议上,该项目作为主要议题被正式讨论。按支持财团的不同,该项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两国政府共同建立的FinEst Link Project;另一部分为私有项目,主要由愤怒小鸟公司创始人Peter Vesterbacka负责推动。他曾对媒体明确提出,希望从中国吸引私有项目70%的资金。

至于是否可以让中国企业对爱沙尼亚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内斯托尔回应道,国有企业在爱沙尼亚中仅占很小的部分,主要涉及港口、能源。即便如此,在该海底隧道项目中,只有塔林港是国有企业,而服务供应商和船运公司都是私营的。他表示,他并不清楚Vesterbacka要如何对该私有项目部分进行融资。

实际上,爱沙尼亚政府一般不轻易使用政府间贷款,对欧盟以外地区的政府贷款也是慎之又慎。内斯托尔强调说,每个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时候都需要兼顾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如果两个国家的关系是开放的、正常的、相互理解的,那么双方的经济关系也会是强劲的;如果两国关系不太好,那么经济合作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政治现实。”

除了海底隧道项目,爱沙尼亚还在考虑修建一条自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途经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最后到达波兰首都华沙的快速铁路,亦称“波海高铁项目”。该项目是欧盟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728公里,轨距1435毫米,列车运行时速为180-240公里。预估造价36亿欧元,其中,欧盟许诺提供70%-80%的资金援助。

对于波海高铁项目的最新进展,内斯托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欧盟已经批准了这个项目,现在沿线国家正在进行线路规划和土地征用。他介绍,这个项目的想法是缩短北欧到南欧的运输时间,让铁路成为海上运输的补充方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波海高铁项目还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参与项目建设。”内斯托尔说。根据计划,该项目应在欧盟2015-2020年预算期内开工,2025年竣工,至2030年每年旅客和货物流量将分别达到500万人次和1300万吨。

(编辑:李艳霞 liyx@21jingji.com)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