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专题 > 321家控制权变更 2020年A股“易主”大数据:国资入主盘整现新信号

321家控制权变更 2020年A股“易主”大数据:国资入主盘整现新信号

据统计,在2020年发生易主的321家上市公司中,有300家企业截至1月28日晚收盘时的总市值不超过

       2018年绵延至今的A股上市公司“易主潮”,又出现了新趋势。

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A股市场321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完成,与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近15%易主案例的收购方为国资背景。

      早年间,受宏观经济及监管政策影响,不少民营企业陷入资金链紧缺的状况,实控人转让控制权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资金优势显著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资,成为上市公司纾困的主力军,也成为重新盘整上市公司平台资源的重要力量。

从数据来看,尽管2020年仍是国资入主的大年,尤其是地方国资,不过,与早前股权质押风险下的控制权变更不同,2020年股权质押风险显著缓解,上市公司更多是为寻求更多的产业或资金资源,此外,2017-2019年,部分投资不达预期,国资出手入股上市公司趋于谨慎,且传出的产业整合信号也更为精准。

另一项数据显示,2020年,出现多起国资放弃民企控制权的案例。

同期,高校加速“校企资产”剥离,年内复旦复华、达安基因等4家校企背景的A股公司完成易主。

321家上市公司易主大数据

刚刚过去的一年,A股市场发生了321起实控人变更事件,与2019年的高峰期基本持平。

整体来看,除了原实控人金蝉脱壳、快步套现之外,也不乏因行业整合而被动“易主”、行业或企业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等。

“这几年上市公司实控人对‘卖壳’的接受度较以前高了很多,一代的创业者确实很难接受卖掉公司,因为公司对他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谁忍心卖掉自己的孩子?但现在很多一代创业者也面临退休,接班的二代对卖壳接受度更高;此外,目前市场上也出现很多公司易主后发展得更好的案例,实控人出于公司发展更好的想法,也愿意为公司引入更有实力的股东,然后拿着钱进行二次创业。”近日,华南地区一名私募机构合伙人对记者指出。

整体来看,发生易主的上市公司普遍市值较小,且往期股价表现不佳。

华东一家上市公司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被转让给华南一个县级国资平台。

该公司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国资进入后,该公司积极进入当地政府关于大健康和智慧城市等相关项目运营之中,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当地的资源优势,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量带来了重要的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2020年发生易主的321家上市公司中,有300家企业截至1月28日晚收盘时的总市值不超过300亿元,其中甚至有250家企业总市值不到1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市场的中小市值低价股,往往买壳成本更低,是不少买壳方最为青睐的对象。

通过引进具有产业或资金的战略投资人“背书”或资源,为上市公司摆脱泥淖多了一线生机,同时,也容易刺激投资者在入股信息驱动下大举买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宣布具有雄厚实力或产业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后,大多数上市公司短期内都收获了股价大涨,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否均与其本身资质有关。

此外,受注册制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分化严重,部分中小市值股惨遭市场“抛弃”,321家易主企业中,仅142家企业股价在2020年年内实现正向增长,有95家上市公司年内跌幅超过20%。

较为典型的如镇海股份,2020年2月,镇海股份公告,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董事长赵立渭、总经理范其海、董事范晓梅、副总经理翁巍等97名自然人将其持有的1999.32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本的11.48%)协议转让给舜通集团。

通过这项操作,镇海股份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余姚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在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曾短暂上涨,2月11日上涨逾4%,但随后便迅速回落,2020年全年,镇海股份股价累计下跌26.51%。

从行业分布上看,易主的上市公司主要来自重资产制造业,其中机械设备合计有46家企业易主,生物医药紧随其后,有32家上市公司易主,化工、电气设备、计算机则各有29、27和24家企业易主。

按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其中不少仍与实控人资金面紧张有关。

根据消息人士透露,日前北京某持牌机构引进战投,即是因为原控股股东资金链吃紧;在国资战投进入之后,该机构迅速盘整了相关业务,已经进入IPO流程。

校企改革“主力军”

在细究各类易主上市公司的特性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从2019年掀起的校企改革风潮,成为2020年“易主”大军中颇为亮眼的一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20年内达安基因、辰安科技、复旦复华、浙大网新、山大华特、石大胜华6家企业易主。

总的来看,校企易主以国资为接盘主力,在2020年完成实控人变更的6家校企中,除石大胜华外,其余5家均为国资接盘。

具体而言,2020年12月22日,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发布公告称,中山大学将其所持有的广州中大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给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含有中山大学达安基因16.63%的股权。而广州市人民政府直接持有广州金控集团100%的股权,达安基因实际控制人由中山大学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这并非个例,通过无偿转让股权方式实现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国资的还有复旦复华和山大华特。

复旦复华原实控人复旦大学无偿将其18.74%的股权转让给奉投集团,公司实控人变更为上海市奉贤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山大华特原实控人山东大学将其持有的山东山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转给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移交”公司实际控制权。

而辰安科技控股股东清控创投则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途径,协议转让其18.68%的股权给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资接盘的另一面,部分高校系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变更为无实控人状态而实现间接从高校剥离,浙江大学旗下的浙大网新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旗下的石大胜华便是其中典型的案例。

2020年5月15日,浙大网新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网新集团与万里扬完成了15.26%标的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自5月13日起,公司无控股股东。

再看石大胜华,其控股股东石大控股减持股份致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均较低且较为接近,遂公司实控人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变更为无实控人。

按照接近石化胜华人士反馈,该操作与政策安排有关。

这是2020年校企易主的最新情况,事实上,近两年来,校企易主事件就在频频上演。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9年就有不少高校上市公司筹划易主、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降低持股比例等,包括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动作频频,加速推进校企剥离工作。

此外,2019年内还有3家企业完成实控人变更,分别为众合科技、博云新材、华中数控和浙大网新。其中,博云新材的实控人变更为当地国资,华中数控实控人为个人,众合科技无实控人。

珠海国资最为活跃

从接盘方背景上看,自2018年频繁出现国资入主并整合上市公司,仍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潮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21例“易主”案中,有48家企业是被国资机构入主,占比高达15%。

早前,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和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不少上市公司及其股东陷入了资金链危机,资金和资源雄厚的国资机构就成为上市公司最乐于引入的战投。

不过,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资金压力得到缓解,民企“卖壳”积极性有所下降,原实控人的离场往往伴随着为公司带来产业或资金资源的想法。

国企入股A股上市公司,逐渐成为保护国有资产、为当地招商引资、寻找优质资本运作平台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看,48个易主案例中,有40家是民营企业、公众企业、其他企业转向地方国资控股,8家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公众企业等转向中央国资控股。

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涵盖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如华润集团收购迪瑞医疗,延伸集团医疗产业链布局;青岛国资收购万马股份,做大电缆和充电桩相关新兴产业集群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各地国资中,珠海国资在2020年的表现最为活跃,年内合计拿下宝鹰股份、维业股份、通裕重工、世联行、天能重工5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整体来看,其收购行为都依循了同产业上下游或垂直并购的特点,被收购方大多为具有龙头地位的实体产业。

公开资料显示,宝鹰股份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综合解决方案及承建管理在内的综合一体化全流程服务。2020年1月14日,通过协议转让和表决权无条件且不可撤销的委托,珠海国资委旗下航空城集团拿下宝鹰股份控制权。随后的7月6日,航空城集团还参与了宝鹰股份7.09亿元的定增融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宝鹰股份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国有资本的增持有利于增强公司在相关产业的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助力公司整合所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各项资源,发挥好产业协同效应。

当年6月,珠海港集团又通过参与风电主轴龙头通裕重工定增募资和协议转让的方式,拿下通裕重工的控制权。珠海港集团表示,通过收购通裕重工,可以打通从上游风电开发公司到下游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总耗资约13亿元。

当年8月,珠海国资又将另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维业股份纳入麾下。

当月,珠海华发实体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协议受让维业股份原实控人张汉清及维业控股持有的29.99%股权,成功入主上市公司,交易总价为7亿元。

2020年12月,珠海港集团再度出手,以类似的方式将风机塔架龙头天能重工收入囊中。具体来说,直接受让18.37%股权耗资16.8亿元,后续将继续以10亿元认购天能重工非公开发行股份。

除此之外,当年8月,珠海市横琴新区国资委旗下的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还通过表决权受让的方式,拿下了房地产综合服务提供商世联行的控制权,在此之前的7月,珠海大横琴还曾以9.44亿元现金两次增持世联行股权至15.9%成为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这只是珠海国资扫货A股的一角,近年来,珠海国资一直在揽入上市公司,早在2019年就入主了欧比特。

彼时,珠海市国资委主任李丛山曾表示,在国企改革方面,珠海要进一步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但要确保权力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明确国有资本在推动、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加大国有资本在产业实体上的投入力度等。

“国转民”新趋势背后的信号

随着国企混改大幕拉开,以及国资企业出手渐趋谨慎,2020年的资本市场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当年合计有3家国资控股企业变更为民营企业。

其中最受关注的格力电器公司属性变动与国企混改有关,2020年初,格力电器混改正式落地,2月4日晚,格力电器公告称,格力集团已完成股权转让,高瓴资本旗下投资主体珠海明骏持有上市公司15%的股份,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

当下格力电器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而另外两家国资转民企的企业,则是源于争议较大且并不稳定的表决权委托撤销,国资放弃上市公司委托权。

2019年7月,仁东控股突然宣布,实控人霍东将仁东控股21.27%股份的投票权委托给海淀国资委所属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金”)行使,仁东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也因此变更为海淀国资委,期限为一年。

自此,仁东控股开启了长达一年多的慢牛行情,股价在没有明显利好的情况下连连上涨。

但一年后,2020年11月,海科金在股权托管协议期满之后,不再续签,仁东控股的实际控制人变回霍东。随后,仁东控股尾盘放量跌停,此后便是接连14个一字跌停板。

同样的套路在腾邦国际的控股权变动中也上演过。

2019年8月26日晚,腾邦国际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腾邦集团及原实控人钟百胜将表决权委托给了中科建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建业”),后者为国资机构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消息一出,腾邦国际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但次年的5月13日,腾邦国际却再度发布公告,腾邦集团及钟百胜,与中科建业签署了《表决权委托解除协议》。表决权委托解除后,腾邦国际的实控人再度变回钟百胜。

“庄家只是借用了国资介入的一个机会,作为炒作的借口。”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直言,在其看来,投资者不应该因为国资入股的噱头而忽视了上市公司基本面。

“投资者应该明白,一个企业并不一定会因为国资的介入就做大做强、脱胎换骨。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国资的介入、控制人的更替,要有风险意识。”董登新表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