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其它 > 强化“三线一单”引领浙江长兴打造纺织业转型升级样板地

强化“三线一单”引领浙江长兴打造纺织业转型升级样板地

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纺织业是浙江省长兴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现有9.4万台喷水织机

  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纺织业是浙江省长兴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现有9.4万台喷水织机、近6万从业人员。一直以来,纺织业生产经营粗放分散、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困扰着企业、周边群众,更困扰着长兴县政府。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三线一单”引领,将审批权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结合省情实际,对像长兴县纺织产业这样的省内块状特色经济加大生态环境服务,促进块状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长兴县在纺织产量占全县50%以上的夹浦镇先行先试,开拓了家庭织机户集群化、抱团式发展新路径,在有效整治纺织家庭工业“低散乱污”的同时,也保住了广大织机户的“饭碗”,实现了纺织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一是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为更好地指导好、服务好长兴县纺织小微企业园入园建设,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结合“三服务”工作,将长兴县作为联系点,落实联系责任人。省厅环评处和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坚持开门编规划、高标编规划、严肃编规划,突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引领小微园科学规划布点。以区域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为目标,强化红线底线思维,突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深入分析小微园生态功能定位,对原来散落区块进行整合,前瞻性地从空间上倒逼纺织小微园合理选址,源头解决功能区冲突及家庭式生产带来的“村中企”问题。选址确定后,进一步精细划定小微园平台边界,配套落实管控引导举措,以资源要素的差异化、精准化配置,倒逼边界外散户集聚入园。目前,按照“一园多点”规划的吴城、丁新等7个纺织小微园均已开工建设,总面积达656.5亩,可容纳入园织机1.6万台,其中吴城、丁新小微园已安排织机入园生产。

  二是统一环境准入标准。优化小微企业项目环评工作,指导制定夹浦地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企业环境准入标准并推广至全县实施,对纺织企业(户)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明确所有新、扩、改、迁项目,在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前提下,其选址、规模、工艺、装备、资源利用、污染防治等各项内容均应符合标准要求。引导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向规划确定的小微园或纺织企业集聚区集聚,实现喷水织机、加弹机散户联合重组后整体入园发展。同时,实行公司化组合,以一车间一公司方式管理运行。目前,长兴县已集聚入园3万余台喷水织机,家庭织机生产噪音扰邻问题有效化解。

  三是守住环境质量底线。通过专业化、集中化治污,破解小微企业“治污难”,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废水治理方面,围绕纺织行业转型,长兴县顺势推进中水回用站建设,现已建成23座,年回用水量约8000万吨,可减少COD排放约4000吨,是全省首个实现纺织行业中水回用全覆盖的县域。2019年起,夹浦镇与纺织小微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通过“建新拆旧”新建中水回用站2座,配套污水管网6公里、回用管网6公里,总回用能力3.7万吨/日。固废治理方面,夹浦镇建成废丝收集处置单位1家,经营能力2.5万吨/年,为纺织企业(户)提供废涤纶丝上门收集服务;长兴县建成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贮运一体化项目1个,目前已签约服务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产废企业365家。

  四是深化环保监管服务。创新排污许可分级规范管理,将企业(织机户)划分为三类管理,对1650家个体户及租用厂房的企业实行登记管理模式;对剩余的企业(集聚点)按是否中水回用分别实行简化管理和重点管理,其中简化管理281家、重点管理26家,做到环保要求不降的同时又为织机户减负。加强对入园企业指导服务,通过组建纺织小微园综合服务中心,为318家纺织织机散户与企业提供集生态环境服务,如开展排污许可证填报专场培训、现场指导和线上答疑。同时,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对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监管执法频次,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

  下一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长兴县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三线一单”引领,以精准有效的举措,巩固提升纺织行业转型成果。一是小微企业项目环评再优化。探索园区内同一类型的小微企业项目打捆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从而降低企业成本。二是集聚入园扩面再加快。在加快夹浦镇纺织企业集聚,努力培育省级特色小微园的同时,以点带面推进其他重点乡镇的纺织行业改造提升工作,实现全域提升。三是数字化管理水平再提升。优化纺织小微园云平台运行,逐步实现所有喷水织机生产排单、废水排放等信息接入智能一体化管理,加快“一云服务多园多企”模式落地。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