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市场专题 > 关注外贸:从一个集装箱“黄牛”加价1500元说起

关注外贸:从一个集装箱“黄牛”加价1500元说起

1月26日,浙江寰丰纺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潘旗花了1500元,“抢”到了一个“黄牛柜

  1月26日,浙江寰丰纺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潘旗花了1500元,“抢”到了一个“黄牛柜”。不单单是潘旗,不少外贸企业负责人都在采访中表示,或多或少订过一些“黄牛柜”。为何空箱子还得花额外的费用呢?且看下文

  全球海运费用暴涨,扼住了浙江外贸企业的“咽喉”。

  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海运成本持续上涨,有的航线运费上涨达10倍,外贸企业直呼“运不起”。不但如此,从去年10月以来,集装箱“一箱难求”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让企业有货发不了,库存大量滞压。

  都说,外贸企业只要订单在手,就心中不慌。可如今,不缺订单缺“空箱”的外贸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新考验?

  利润都被物流费用“吃”掉了

  “去年,我们的外贸订单比上一年增长超过三成!”在衢州浙江永力达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胜刚刚拿到了公司2020年的统计数据。这是近几年来公司业务增长最快的一年。可陈胜却有些高兴不起来:因为订单虽多,却不赚钱。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海运费用开始上涨:以往到北美的一个集装箱运价约一两千美元,短短几个月就涨到了四五千美元。那时候,陈胜还想着:等一等,或许物流费用会逐渐回落。

  不曾想,之后的海运价格就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路疯涨——到了今年1月下旬,一个集装箱运到美国的费用就要1万多美元,几乎是疫情前的10倍。

  好在,和浙江大部分外贸企业一样,“永力达数控”和客户签订的合同大都是FOB价格,即产品按离岸价格计算。也就是说,国际物流费用由客商承担。

  可面对暴涨的运费,不少国外客户对陈胜也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承担部分运费,要不下调产品价格。

  陈胜无奈地说:“我们的利润本就不高,最多降价5%,但相较上涨的物流成本这似乎有点杯水车薪。”

  相较陈胜,长兴县海联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水荣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他和墨西哥一个大客户签的订单是CIF价格(包含保险和运费)。“按合同,物流费用都得我们来承担。”陈水荣算了算,要完成在手订单,他们至少要亏1000万元。

  陈水荣告诉涌金君,过去他们的一个集装箱运往墨西哥要2600美元,现在已经涨到了9500美元。陈水荣说,他们出口的纺织品一个集装箱的货值也就40000美元,上涨的物流成本早已覆盖了企业原有几个点的利润。

  在长兴画溪街道的厂区里,陈水荣从办公室望出去,随处可见露天堆放的货物。一摞摞白坯布高高垒起,足足有两人来高。因库存爆仓,资金周转变慢,陈水荣承受着双重压力。他咬着牙说:亏就亏吧,早点把货发出去,好歹能减少些资金压力。

  不单是美洲航线,疫情之下几乎所有国际航线的费用都在飞涨。长兴胜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臧善良告诉记者,开往他主要市场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地的航船,运费也都涨了四五倍。例如,到巴基斯坦的运费已经从疫情前的每个集装箱550美元涨到了3800美元。

  幸运的是,之前一直做CIF订单的臧善良,从去年3月开始就将所有新增订单改成了FOB模式。“因为我们的市场相对细分,加上产品也比较有竞争力,国际客商不得不承担所有物流费用。”在他看来,疫情之下物流费用上涨是一种市场行为,无可厚非。“当然,海运企业怕也趁着这个机会赚得盆满钵满了。”

  然而,海运企业在这一波行情中的盈利率,依然超出了臧善良的预料。根据十大国际航运公司之一“长荣海运”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长荣海运”第三季度税后纯利高达81.85亿台币,同比增长超过59倍,一季就赚赢过去三年获利的总和。

  抢空箱还得靠“黄牛”

  1月26日,浙江寰丰纺织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潘旗花了1500元,“抢”到了一个“黄牛柜”。不单单是潘旗,不少外贸企业负责人都在采访中表示,或多或少订过一些“黄牛柜”。

  什么是“黄牛柜”?潘旗解释道,就是通过货代公司,在正常渠道之外,额外加钱才能拿到的空集装箱指标。

  “现在不仅国际物流贵,更麻烦的是因为空集装箱稀缺,外贸企业有货发不出去。”他说,有时因为交货期临近,企业为了避免违约,只能在运费之外额外加钱,找“关系”订集装箱。据了解,一般“黄牛柜”的额外费用在1000至2000元。

  “因集装箱一箱难求,企业承担的额外费用远不止这一点。”潘旗说,现在他们需要提前几天“预提”集装箱、占住舱位,避免因临时订不到集装箱而错过原航次,这在过去是很少见得。也因此,企业又多了两三千元的额外成本。

  集装箱稀缺,已严重影响企业出货。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集装箱紧张。

  为何集装箱如此稀缺?一位国际物流企业负责人分析,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欧美等地港口的作业效率下降,大量集装箱或闲置在国外港口,或在国外港口排队等待卸货。

  与此同时,国内外贸订单持续增长,对集装箱需求又明显增多。一增一减之间,导致国内出去的集装箱柜和回来的数量严重失衡。

  海运不畅,也导致空运和中欧班列的价格上涨,以及舱位的稀缺。厉力众告诉涌金君:“原来,中欧班列一个标准集装箱的价格是五六千美元,到11月底已经涨到一万美元以上。”

  应对种种物流难题,各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行动。

  1月8日,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跨境物流缺舱缺箱问题应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增加航线运力、保障空箱供给、稳定运价箱价等十方面举措。根据这份《意见》,宁波将鼓励、引导船公司定向增加宁波口岸航线、运力供给,做好空箱回流工作。

  目前,杭州海关也在进一步优化空箱通关流程,运用信息化系统提前开展数据分析,统一实施智能管控,实现抵港空箱验放手续一次完成,免除企业二次吊箱手续,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空箱流转效率。

  浙江省经信厅已紧急下发《关于做好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产能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集装箱制造企业阶段性扩产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全程服务、精准服务、联动服务,帮助它们迅速扩产能。

  除了加速空箱回流等举措,不少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规范海运市场同样是关键。“国际航运价格上涨,固然主要是市场供需变化所致,但其中也有部分人为炒作的因素。”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应该规范行业管理和收费标准,增加运费和订集装箱费用的透明度,打击乱收费哄抬运费的行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