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领袖 > 李书福万字演讲展望吉利转型:与新朋友共塑生态圈

李书福万字演讲展望吉利转型:与新朋友共塑生态圈

吉利的策略是,通过进一步扩张、合纵连横,以实现向科技公司转型。

        今年以来,吉利控股集团大动作频频,从牵手百度,到携手富士康,再到投资FF,外界对于吉利的一系列举措颇感疑惑。

2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守正出奇 实事求是”为主题在集团内部进行了演讲。在这场万字的内部分享中,李书福对于国际形势、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机遇和挑战、产业跨界融合、汽车行业变革等领域的洞见,正是吉利转型的原因所在。

“有人担心吉利精力分散,怕影响吉利汽车自身发展,有些专家说看不懂吉利的战略。我觉得看不懂也不奇怪,有些战略具有多面性。如果大家都一目了然,那就不叫新模式,既然是创新思想,那就不一定所有人都能看懂,我们也只是在探索。但是,无论局面有多么复杂,我们必须坚持战略稳健原则,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框架下实现战略主动。”李书福表示。

李书福提到了汽车行业的“三个不变”与“两个变”。三个不变是指:汽车就是汽车,无论怎么变,安全、健康、可再生是永恒的主题;对汽车工业而言,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新造车企业都很难跨越百年汽车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汽车行业的基本规律——规模效应不会改变,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而两个变化在于,一是软件定义汽车,二是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而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

这是吉利在产业变革期进一步选择扩张的原因所在。

“在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明白承前启后的战略重要性。我们既要自我革命,更要联合革命,我们一定要开放包容,合纵连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造产业链新优势,扩大生态圈新朋友,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很难赢得这场战争。”李书福表示。

重提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2015年,吉利高调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在自主品牌当中率先宣布向电动化转型。

在吉利的新能源战略中,兼顾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技术路线,同时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甲醇汽车。当时,吉利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五年过去,吉利当初的梦想并未实现。

2020年,吉利汽车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包括EV、HEV、MHEV、PHEV)总销量为6.8万辆,较2019年下滑近40%,只占到了吉利全部销量的5.2%。

李书福坦言,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虽然没有如期完成,但也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

如今,李书福又发布了全新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这一计划由两部分组成。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90%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二: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有熟悉吉利的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将在SEA浩瀚架构车型的基础上搭建。

2020年9月的北京车展上,吉利发布了一个全新的纯电架构——SEA“浩瀚”。这是吉利历时4年、投入180亿元打造的“终极武器”。浩瀚架构基本承载了这家大型车企未来在纯电智能汽车领域的全部“野望”。

按照吉利官方透露出的信息,它不仅在硬件层面已经做好了完备甚至激进的规划,也摆脱了传统汽车架构以硬件为主的设计体系。

在吉利的商业逻辑里,浩瀚架构的深度开放是行得通的,即向其他车企及品牌开放。

吉利控股总裁安聪慧在去年北京车展期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浩瀚架构已合作超过7个品牌,已展开研发的车型超过16款。按照安聪慧的说法,这7个品牌当中,也包括吉利集团之外的品牌,这方面吉利是开放的。

事实上,在电动化时代,车企之间的架构共享已经成为可能。此前,福特就宣布将基于大众的MEB平台打造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基于这样的合作,车企可以降低研发的风险、分摊成本,从而在电动化领域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浩瀚架构同样希望实现开放。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吉利的纯电动研发体系实力,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证明,吉利目前还没有推出一款取得市场成功的纯电动车型。

“我们不但要在纯电动智能汽车领域大放异彩,而且还要广泛联合各方力量,形成战略阵营,加大战略协同,分享战略成果,确保战略成功。”李书福表示。

5年以后,李书福重提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尽管目前仍未明确具体的目标实现时间节点,但体现了这家传统自主龙头企业转型的决心。

然而,吉利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突破并非易事。就现有的市场格局来看,吉利的几何品牌未被市场所认可,现有的新能源产品也未展现其在燃油时代的优势。

新的纯电动公司如何落地,能否让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焕发新机,是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直面的挑战。

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传统车企转型

“汽车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传闻到现实、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局部到全局、从边缘到中央,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汽车产业革命剧,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汽车变革剧,很精彩。”李书福表示。

在这场革命中,传统汽车公司可以不屑一顾,顽强抵抗,坚持到底,也可以自我颠覆,出奇制胜。可以被动参加革命,也可以主动发起革命,可以单独闹革命,也可以联合闹革命,可以在坚守老根据地的同时,开拓新的疆域,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毕竟行业变革才刚刚开始。他表示。

吉利的策略是,通过进一步扩张、合纵连横,以实现向科技公司转型。

“无论是与百度、富士康的合作,还是卫星制造、区块链等等,吉利的一切都是围绕汽车。吉利不会为人家代工,是富士康要为人家代工生产汽车。百度是想要造智能电动汽车,吉利是在帮助百度实现他的伟大理想。”李书福表示。

汽车行业的规模化效应特征没有变。吉利则试图通过合作,进一步扩大规模。

“布局自动驾驶多年的百度,想要亲自下场造整车,有了吉利的加持,可以基于吉利现有的平台、利用吉利的造车经验,快速地推出产品。而吉利可以通过这种开放合作向科技公司学习互联网方面的经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2月22日,有行业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江淮汽车前董事长左延安认为,互联网和车企之间,就我国的工业文明而言是“合则两利,离则俱伤”。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看,在我国互联网与车企联手可能是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实现途径。关键在于合作方式。

当然,这种新模式对于吉利也是一把双刃剑。

浩瀚架构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让基于这一平台打造的产品拥有竞争力,这是走通这一模式的重要前提。但架构开放之后,吉利汽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又该如何体现?毫无疑问,这些基于同一架构打造的产品,会是吉利集团旗下新推出的电动车的竞争对手。

尽管李书福称“吉利不会为别人代工”,但是,在未来吉利如何规避成为“代工厂”,而自身的品牌溢价降低的分心,都是吉利需要面对的问题。

“汽车行业变革开启了汽车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新的赛道已经开始搭建,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已经出发。没有尽头,只有开局,没有方法,只有方向。”李书福表示。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