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商学院 > 走下神坛的日本企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走下神坛的日本企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韩汉君/文曾经盛极一时的日本企业也从神坛上掉落了下来。这不仅是日本企业自己需要反思的问题,也是中国企

韩汉君/文

      曾经盛极一时的日本企业也从神坛上掉落了下来。这不仅是日本企业自己需要反思的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必须借鉴的问题。黄亚南博士新著《经营正道:日本企业兴衰史》(浙江大学出版社)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给出了令人深思的见解。

      这部新著阐述了战后日本企业从创造神话到跌下神坛的整个过程,分析了企业兴衰的内在逻辑。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日本企业之所以会走下神坛,是因为日本企业过于迷信自己的应变能力,低估了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的持久性;过于迷信日本式经营,低估了海外不同地区的差异;过于迷信自己的技术能力,低估了模拟技术与数码技术转移之间本质性不同。

日本企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迷信,是与他们曾经创造的神话有密切的关联。

电视机曾经是日本企业的骄傲。1978年,当时中方曾经邀请松下电器来中国投资设厂,就是认为那个时候日本的电视机生产已经是世界第一了。然而,日本企业实现这样的成就也只用了25年时间。一开始,包括松下电器在内,日本企业的电视机生产技术无一不是从欧美引进的,而且,日本还没有进行多品种量产的资本。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日本企业选择了以一种型号进行大量生产的模式,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水平。在这样的积累下,日本企业终于登上了世界的顶峰。

日本代表性行业的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是从模仿和引进技术开始的。1950年代初,丰田汽车希望引进福特生产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他们当时缺乏资本,也得不到足够的物资,完全没有能力照搬福特生产方式,不得已因地制宜改造了福特生产方式,结果是歪打正着地形成了更具效率的丰田生产方式。后来美国曾经花费了巨额费用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最终也没有学到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开始,美国对日本企业的扶植也是比较用心的,但后来对日本企业的打击也是毫不含糊的。当日本企业蓬勃发展让美国企业处于劣势的时候,美国政府开始出面试图用政治的影响力来帮助美国企业维持他们的竞争力。在日本的纺织纤维企业的产品拥有比美国企业的产品更有竞争力的时候,美国就用贸易摩擦的说辞,强迫日本自主地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从电视机、汽车一直到半导体等高新产品,美国这种打压方式在日本身上屡试不爽,而日本企业也能百折不挠地予以对应而愈加自信。结果,美国却又另辟蹊径,在专利以及汇率方面对日本施加了压力,让一些日本企业如红极一时的照相机企业美能达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不幸的是,日本企业却依然迷信自己的应变能力,低估了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的持久性,最终不得不失守日本的生产据点,而把生产转移到海外去。

然而这时候,海外生产经验不足的日本企业却迷信起所谓的日本式经营,认为能够用这样的经营方式在全世界建立起同样标准和要求的工厂,但实际上,他们是低估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差异,日本式经营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搬到日本企业在海外的工厂里,用同样标准进行生产的海外转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

让日本企业跌下神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过于迷信自己的技术能力,低估了模拟技术与数码技术转移之间的本质性不同。日本企业的技术都是在创造神话的过程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日本文化也让日本的企业非常适合磨合生产,在这样的磨合中,日本企业生产出无数的高品质产品。然而,这种对磨合的依赖反而使日本企业在数码时代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为数码时代的组合式生产以标准化为主而直接否定了磨合的功能。如果日本企业沉湎在过去的成功中的话,那注定是走不到重铸辉煌的道路上来的。

政治的影响力、日本式经营和日本的生产技术,都曾经是日本企业创造神话的底力,但是,对这些要素的误判和迷信,也给日本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创痛。当然,这些因素肯定不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全部因素。所以,黄博士没有简单地进行抽象的归纳总结,而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企业发展的丰富内涵,阐述了企业的经营正道。从创造神话到走下神坛,日本企业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事例立体地有机地展现了企业发展和经营者必须面临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可用的启迪。

这部著作涉及了众多的行业、企业的案例,从企业家到企业制度,从政治条件到人文环境,内容是足够的丰富多彩,但作者却能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理路明晰,结构完整。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著作都是由很多专家学者合作编写的。黄博士能够独立地完成这样的企业通史,足见他的学术造诣是非常深厚的。这部著作既生动富有可读性,又深刻具有哲理性,恐怕与他的学历和资历有关。曾经主管过日本全国企业的原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先生愿意亲笔为这部著作题写书名,也说明了日本主流社会对这部著作的高度认同。无论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抑或是从分析的手法和结果来说,这部新著都是近年来日本企业研究领域的一本难得的扛鼎之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