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透析 > 高精尖定制“太空华服”,纺织科技助力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行走太空

高精尖定制“太空华服”,纺织科技助力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行走太空

本刊记者-郝杰  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

  本刊记者-郝杰 

  17日上午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进入太空后,将与已经在太空中的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驻空间站核心舱,未来他们将在轨工作生活三个月的时间,期间还将出舱工作。

  在未来出舱过程中,航天员可以在操作机械臂的情况下,完成空间站航天器的维修维护以及设备更换等舱外工作,这对他们所穿着的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代航天服多种功能有所升级

  根据有关报道,此次我国航天员配备了新一代航天服,多种功能有所升级。用来执行出舱任务的舱外航天服进行了结构布局设计、服装寿命和工效能力等多项改进,确保航天员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开展一系列的空间站复杂操作和相关载荷试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聂海胜说,航天服最大的改变就是出舱支持的时间增长了,以前4个小时左右,这次能待到7—8个小时;第二个就是关节改了,活动度要好一些。然后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的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机这些东西,对完成任务来说帮助可能要更大一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刘伯明说,这次服装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材料也有一些替代,比原来穿着更舒适一些。原来抓安全挂钩的时候,就是在舱外爬行的时候,那是非常的吃力,因为大多数的体能都消耗在这上面了,这次就要觉得比以前省时省力了。所以说它这个服装的改进,相比神7而言,我们觉得舒适程度都更高一些。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太空出舱任务时穿着的设备,它虽然是一套服装,但有着类似空间站的各项生命维持和保障功能,舱外航天服将载人航天器中的生命维持和保障功能浓缩到了这套衣服上,比如它具有防辐射、防高低温、供氧保暖、压力调整等作用,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套人可以在地球外太空中生存一段时间的生命保障系统,或者说它就是一台小型载人航天器。

  舱外航天服里外共6层,可以承受外太空中200多摄氏度温差的考验,其制作费高达数千万元,但它能防水防火防气体防辐射,可谓是“ 天衣无缝”,人把它穿在身上,衣服内外可以说是两个世界。

  据了解,本次任务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这将是自2008年神舟七号以后,时隔13年,中国人再次进行太空行走,并且,此次出舱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将是神舟七号所不能及的。

  届时,我国航天员将在核心舱机械臂的支持下,身穿新一代航天服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完成大量舱外作业,包括舱外工具箱的安装、全景摄像机抬升、扩展泵组的安装以及人员转移等,出舱时间则将长达6、7个小时。 

  航天员工作生活服装全部来自东华大学

  除了航天服外,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也是保障航天员能顺利飞天的重要方面,而这些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都来自东华大学研发设计团队多年的创新与耕耘。 

 

 

  这些服装既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还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多个种类,这些专用服装不仅要确保实现多项特殊功能,还要融入中国特色设计元素,成为航天员亮相世界的“太空华服”。

  “中国航天员专用服装是以功能性和工效性优先,兼具美观性的多功能服装,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在面辅料、色彩图案,甚至服饰细部缝迹线都融入了中国特色时代元素,展现中国航天员作为中国梦的太空筑梦人和守护者的美好形象。”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介绍说。

  全系列航天服及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质地等不仅彼此之间要相互匹配,还要与舱室环境相融,在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的同时,体现航天员群体的职业特点和精神风貌。各具功能的不同类型服装,有的能够帮助航天员在长时间太空飞行中起到对抗失重对人体肌肉的不利影响,有的还能呵护航天员调节他们的情绪和心情,同时还要考虑舱内光线环境下进行摄影、摄像和图像传输后的显示效果,可谓是“一样菜必须满足百家胃”。 

 

 

  例如在航天员常服设计中,在天空色湖蓝基础上加入象征地球天际线和外太空色调元素,深浅明暗的变化搭配,让服装看起来更立体饱满,更有层次感。工艺上多以立体直线条为主,前肩隐喻航天飞行轨迹的“S”型弧线与前胸象征胜利的“V”型直线拼条呼应,呈现粗细曲直和谐之美。 

 

 

  除了服装本身,航天员佩戴的一些服饰用品的设计还要依据服装的色彩和造型进行系统规划。其中,航天员荣誉徽标的主线条犹如在湛蓝的宇宙中航天器飞行的轨迹,给人以向上奋飞的动感,五角星的数量表明了佩戴者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次数。团队通过航天员专用服装这样的综合载体,用艺术设计彰显“飞天”的内涵与风采。 

 

 

  天和核心舱就是航天员的“太空之家”,它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长达三个月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大房子”里“长时间”居住,当然离不开一双既舒适又美观的航天员“居家鞋”(航天员空间站任务舱内用鞋)了。

  “航天员舱内用鞋要‘柔性’保护脚部安全与舒适,同时要兼顾时尚的设计和厚重的文化。”据东华大学航天员舱内用鞋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东华大学国际时尚科创中心教授郑嵘介绍,舱内用鞋的设计研制整合了学校人体测量学、人体工学、材料学、三维建模、快速成型、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优势,并获得了行业资源及相关合作企业和单位的支持。最大程度地应用了以人体工(效)学为基础的相关先进技术和成果,结合了足部三维扫描技术、足底压力分析、一体织造等科技,精细而全面地考虑了包括空间站的特殊环境、人体的特征、运动的需求等设计影响因素。

  舱内用鞋的材料以热塑材料、混纺针织材料为主,柔软、轻便、环保、抗静电、透气、富有弹性,保证了航天员在飞船舱内及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进行活动时脚部的舒适和安全。同时,舱内用鞋采用跨尺码设计,尺码上分别设计了可以涵盖多名男女航天员的尺码体系,并考虑到多种作业环境下的足底形态变化,以匹配航天员的足部运动特征。考虑到舱内的微重力状态以及飞船载人的重量要求,舱内用鞋比日常百姓穿的普通鞋要轻很多。

  脚面造型尝试“鱼排骨”式的波状结构,保证了灵活性与保护性的统一,以缓冲航天员运动时产生的碰撞,脚部前端与后部设计饱满,不仅使穿着上更加舒适,而且造型更为立体。最终色彩上采用“深空蓝”与黑颜色结合的方案,黑色体现了时尚、科技的因素,同时与舱内工作服的蓝色相匹配、实现视觉搭配上的和谐感。 

 

 

  舱内鞋的点睛之笔在于鞋底,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整个鞋底的镂空设计源于“九天揽月”的篆书汉字艺术设计变化,外圈环绕的周天“星宿”,周而复始,不仅彰显了“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凌云壮志的大国气魄,中国式的浪漫与情怀也跃然纸上。

  (本文素材来源于央视、东华大学等)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