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财经专题 > 量化和指数增强 一夜成名背后的魔性、套路与深坑

量化和指数增强 一夜成名背后的魔性、套路与深坑

从今年3月行情最低点开始算,到8月初,中证500指数的收益还不如创业板指。

不知是谁先带的头,量化和指数增强一夜之间火了。

最早是有媒体称,A股连续几十个交易日成交额过万亿,中间有50%的交易量来自量化,一时引起市场哗然。

然后各家基金公司的量化基金经理开始出来路演,告诉大家,今年的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产品收益很高,于是,指数增强产品又被市场高度关注了一波。

而舆论的热度过去之后,开始有专业人员发表观点否定巨额成交量来自于量化交易。同时,亦有投资者冷静思考了之后恍然发现:“如果今年有能力选中高收益的指数增强产品,那为什么不选一个新能源基金,毕竟,收益高的新能源基金到现在已经翻倍了,而指数增强产品,未来并不一定保持同样的增长。”

指数增强很火热但要小心被误导

说到底,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的核心收益来自跟踪的指数。但实际上,从今年3月行情最低点开始算,到8月初,中证500指数的收益还不如创业板指。

如果投资者真的倾向投资指数,至少在8月之前,中证500指数增强可能算不上一个多么亮眼的投资标的。

只是,对于基金公司和要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券商们来说,这是一个抓住热点做营销的好契机。

例如近日,中金财富就宣布,其公募基金投顾服务“A+基金投顾”已正式上架“300加力”和“500加力”指数增强类组合,这两只产品底层配置的资产就是指数增强基金。

据中金财富介绍,这两个组合在底层设计上首先通过定量加定性的方式进行指数增强基金产品的筛选,看重超额收益创造能力以及胜率能力,而在组合构建方面,注重考察产品间的相关性,以降低单一管理人策略失效的风险。

同时,这也是中金财富首次推出类似的指数型基金投顾产品,目前业内还没有同款。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基金投顾产品中,有一些组合配置了指数增强型基金,但从持仓产品明细来看,基本以主动管理型资产为主。

此外,各家基金公司也纷纷科普什么是指数增强、量化策略是怎么做的、因子是怎么选的,却似乎有意让基民们“遗忘”:指数增强产品的主要收益来自于跟踪的指数。

但是,指数增强产品收取的管理费却远高于指数ETF。例如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南方中证500ETF管理费率是0.5%每年,而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的管理费率是1%每年。

而目前有些撰写指数增强产品的文章,却将指数增强产品的管理费率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费率做对比,看起来似乎“好划算”,但这种将两种核心收益来源不同的产品序列对比,是基民要注意的“营销陷阱”。

此外,基金公司们推广指数增强类产品,算是可以弥补大多数基金公司对错失ETF赛道的遗憾。由于ETF赛道一旦掌握了市场先机,后来者就很难再分市场,但指数增强产品不一样,相较同行更高的收益率,即是基金的卖点,亦不担心布局早晚的问题,错失掉的ETF市场,完全可以由指数增强产品来补上。

对基金公司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量化很香但要小心“黑箱”

与指数增强同步火起来的,还有量化策略。简单来说,指数增强中,增强的那部分选股和交易,可以由人工来完成,也可以写程序来完成,而由于投资行业应用计算机工具已经较为普遍,因此多数指数增强产品也可以称为量化产品,来吸引投资人的目光。

“不过在量化指数增强产品被关注之前,私募行业所说的量化产品更多指的是加对冲的市场中性产品,或者用量化选股交易的产品,最近‘量化’和‘指数增强’这两个词比较火,某种程度上,公募所说的量化产品,就是它们的量化指数增强产品。”有私募从业者称。

但实际上的量化策略显然不是那么单一。

量化策略,简单理解,就是用计算机从海量数据里面筛选出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及因素,这被称为影响股价变动的“因子”,并用有效因子构建数学模型,代替人为主观判断,制定投资策略。

而量化策略的分类。按投资标的分,可分为量化股票策略、量化CTA(期货)策略;按投资策略分,可分为市场中性策略、单边策略、其他策略。

从下述分支图看得出来,指数增强只是其中一个小分支。

而这样复杂的量化策略,往往出现在私募、而非公募中。

开源证券魏建榕团队称,私募量化限制较少相对更加灵活,包括可以对股票底仓和可转债进行日内T+0交易,还可以灵活使用股指期货或期权进行对冲。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受到限制较多。

实际上,量化策略与主动管理最主要的差异在于,量化产品的业绩更易归因,选股、交易行为都有一套可解释的数据模型。

目前,市场上各家基金的中证500量化指数增强产品的收益并不相同,除了指数本身带来的β收益,增强的那部分收益则是各个基金经理按照自己的模型实现的。

只是,如何实现超额收益的模型,目前并没有哪个基金经理站出来讲。“因为量化模型的大忌就是,不能讲得太细,讲得太详细就很容易被别人抄走。”前述私募从业者称。

例如今年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中超额收益最高的博道中证500增强,其基金经理杨梦并未公开拆解过其增强部分的收益来源,在基金中报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中,也是通篇对于宏观环境的判断,对基金本身增强部分并未说明。

从这个层面来说,指数增强产品并不会比主动权益类产品“透明”到哪里去,而那些模型正如一个个“黑箱”摆在投资者面前。反而是过去长时间,主动权益类的基金经理们在季度报告中与基民们沟通得更多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判断表露得更显著一些。

盲目冲进指数增强产品或者说量化产品中的投资者们,需要小心,今日的超额收益可能是明日的风险来源。当模型失效,其带来的超额收益也就不复存在,甚至可能是亏损的最大来源。

毕竟,投资界流传一句俗语——盈亏同源。

而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基金经理或者基金公司,告诉投资者们什么情况下模型会失效。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