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八,是沧州明珠商贸城早市开业的日子。早晨8时,这里已是人声鼎沸,前来购物的人络绎不绝。商户们精心布置店铺,在显眼位置摆放了春季的新款,争取门店开业首日博个好彩头。
明珠商贸城这座开业近10年的市场承接了1万余户北京商户,这里又承载着商户们二次创业的梦想。伴随北京商户而来以及当地的“移树工程”,服装全产业链在沧州逐步落地,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让沧州这座城市有了“时尚范儿”。
“男裤大王”二次创业
在明珠商贸城,“有困难,找刘姐”成为一部分商户们的共识。“刘姐”本名刘火球,她不是市场管理人员,只是市场内一位普通商户。刘火球是浙江丽水人,2002年就到北京动物园、大红门经营男裤,每年能售出几十万条裤子,在市场内被称为“男裤大王”。她经常把店里热销的款式与同行分享,同时邻居、老乡遇到问题,她也会及时伸出援手。商户们在搬迁过程中,遇到难题,热心肠的“刘姐”也会帮忙解决。因性格热情、爽朗,经她引荐搬迁至沧州的商户也有几十户。
“沧州给了我二次创业的激情。”回顾这段历程,刘火球感慨。2018年落户沧州明珠商贸城,市场给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商户经营成本。此外,长期与她合作的5家服装加工厂也落户沧州。除去创业与奋斗,沧州也给了刘火球一份难得的闲适,白天销售服装,晚上盯着工厂的生产进度,生活很有规律,“过去在北京,工厂在青云店,店铺在大红门,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实在困了只能在公交车上补觉。”
服装协会成为“招商窗口”
“春明,在北方怎么样,吃住习惯吗?生意还行吗?在沧州干几年就回来吧。”每次回老家,亲朋对陆春明倍加关心。“我在沧州发展得很顺利,你们跟我去沧州一块发展吧!”陆春明反过来给他们做动员。陆春明是浙江嘉兴人,此前也在北京经营服装十多年。几年前,伴随疏解进程,他搬到了沧州。
作为品牌女装的代表企业,他在沧州又孵化出两个新品牌,春节前订单不断,工厂马不停蹄地生产。如今,他又成为沧州纺织服装协会的会长,“变身”这个行业的带头人,“协会可以更好为成员企业发声和服务,最终大家实现抱团发展。”
协会成为当地服装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更成为招商引资的一面旗帜。在陆春明的努力下,已经有10多家毛纺企业有意来沧州。而问到如何招商时,陆春明的回答很是简单:“事实是最好的宣传册,不用我多说,大家一看我朋友圈里转发的政府营商活动,心里就都有数了。”
“移树工程”结出硕果
北京批发市场及服装加工行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总体从业人员曾一度达60多万人,疏解、承接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抓住承接机遇,将北京的“大树”移过来、养得好,沧州高新区规划总投资150亿元,快速搭建起明珠商贸城早市馆、精品馆、品牌生活馆等集散基地,提供商贸经营及商业配套142万平方米。
目前,沧州明珠商贸城累计承接商户1万多家,为当地带来了13万人的人口净流入,新增就业岗位3万人,商贸城年营业额突破400亿元。现在“沧州制造”的棉服、羽绒服已经销往中东、中欧、非洲、俄罗斯、蒙古国等地。与此同时,在沧东经济开发区,3万亩的盐碱地上正在“成长”着一座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这是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投资和体量最大的轻工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设计、商贸物流、自建工厂、配套设施于一体的服装服饰生产加工“梦工厂”,预计年营业额可突破1000亿元。沧州服装服饰产业“前店后厂”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亲历者说
“让每一位商户有回家的感觉”
于桂亭今年75岁,是沧州东塑集团创始人,东塑集团党委委员。他在耄耋之年全程参与了沧州承接北京商户的整个过程。
服装服饰是疏解难度最大的产业之一。不同于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整体性,服装行业更加分散,都是“各自为战”的状态。
“这要是个赚快钱的项目,我肯定不做。”于桂亭分析说,“这个产业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如果疏解到沧州,整体移栽的效果最好,但投资巨大、回报周期长。”于是,“移树工程”成了于桂亭近几年最操心的事。近10年来,他接待了6万多人次北京服装产业商户的考察。无论是几百人的考察团,还是三五个人的“小分队”,每一位商户于桂亭都亲自接待,每一位商户都曾被邀请去于桂亭家里做客,他觉得这样可以“表达最大的诚意,让商户有回家的感觉”。
于桂亭拿出的不仅是诚意,还有真金白银。为疏解商户制定免租金物业费、提供免费拿货大巴、成本价住房等保障政策,拿出个人的股本收益作补贴,目前累计补贴超过20亿元。
这些年来,已有1万余服装批发商户、约4000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落户”沧州,沧州服装服饰产业“前店后厂”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我特别有信心,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可以成功。”于桂亭说,当然承接不是最终目的,承接之后还要提升和创新,最终要在沧州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服装时尚之都,打造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服饰集散地。他说:“个人梦,企业梦,城市梦,中国梦,梦梦相连,赶上新时代,只要坚定信念,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李如意)
(来源:北京日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