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经贸关系迎来关键节点。根据双方正式公告,自11月10日起,一系列新的关税政策开始实施:中方停止对美国棉花、大豆等商品的加征关税;美方则将针对中国的“芬太尼关税”下调10%,并把更高税率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这一标志性事件,为自2025年初以来历经多轮关税变化的纺织行业,注入了最为明确的政策利好,标志着关税壁垒进入实质性松动阶段。政策红利正逐步渗透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全球纺织贸易格局重塑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此次关税变动不仅缓解了行业的短期出口压力,更为推动其长期发展注入了新变量。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内外市场呈现回暖态势
中美关税政策的“双向松绑”正在为纺织行业带来积极效应。本轮调整中,纺织业直接受益显著。11月10日起,进口美棉配额关税税率从现阶段26%降至11%(含10%“对等关税”和1%基础关税),将大幅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同时,中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综合加征关税税率降至约27.5%—45%(含1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及7.5%—25%的301关税),外贸出口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尽管新税率相较于东南亚主要供应链国家的输美税率仍有一定差距,但已显著提升了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竞争力。政策所释放的积极信号与实际的降税效应,正逐步提振市场信心。据观察,政策落地后,深圳盐田港等主要外贸港口的美线货运量出现回升,部分物流企业的业务咨询量也实现环比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贸易成本下降的积极回应,不过整体复苏态势仍受到综合成本、国际订单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
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作为本轮政策调整前的“缓冲期”,已初步显现结构优化趋势。外部市场上,对美出口以4.7% 的增速实现“恢复性增长”,成为拉动整体出口的主引擎,一举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下滑局面,推动2024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突破3011亿美元。与此同时,内部市场则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尽管整体消费信心偏弱,但线上零售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其中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模式,贡献了超过60%的穿类商品零售增量,成为驱动内...
会员内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