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两个企业家,在一些捐助行为上以管理者的身份对自己的员工提出一些要求或者是建议,您怎么看待管理者管理范围的把握?
李善友:如果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你可以决定的是自己的企业捐多少钱,作为一个个人来讲,你可以决定你自己捐多少钱,但是对于你的员工,你可以倡议。我不认为你有权利去要求你的员工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觉得这不是很妥当的。拿KU6来讲,我们是一个创业企业,正在创业当中,整个KU6公司还没有能力为灾区做出自己很大的贡献,我本人,我老婆,我孩子,我们都为灾区做了我们应该做的贡献。但对我们员工来讲,我们也是倡议,并没有强迫或者是绝对的要求员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你没有权利要求,这已经超越了你的管理权限。我是这样来理解的。
管理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持人:听您讲的这段话里,(真可谓)三句话不离历史、不离国学,感觉您在国学和历史方面研究得很深。我看到了一些资料,是对您的报道,您结合国学和管理学曾经提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叫“伦理管理学”,大家该怎么理解伦理管理学的含义呢?
李善友:因为我一直从事管理工作,包括早期是做人力资源管理,后期自己在企业里面做总编辑、高级副总裁这样直接的管理工作。后来我在中欧也是系统地学习了MBA方面的教育,一直也感兴趣,后来自学一下中国国学和历史方面的东西。会发现在企业管理里面,我们过去很多时候强调了很多方法上面的东西,比如MBA教育,会教你怎么做人力资源管理,怎么做财务上的东西,怎么做其他的一些,会计也好,或者什么也好,方法论的都是是很多的,但是你思想根基的一些东西少了一点。
主持人:我们所谓的“道”。
李善友:对,我们所谓的“道”。“术”的方面是很好理解的,我们学习西方MBA的东西,但“道”的东西我们很难从西方学过来,因为他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宗教不太一样,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中国人在企业管理里面,或者是安身立命,的的确确需要自己的信仰,需要我们自己的“道”。我觉得这个“道”可能得从中国传统的道德、历史里面拿到。有一句话讲的很好,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管理方法上我们可以借鉴里面东西,但是我们在价值观上、企业文化上、精神内源方面,我们引用中国根本的东西是蛮好的。每个民族有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道”这个东西就是让你做正确的事情,“术”这个东西是让你把一个事情做好,做对,我觉得两个结合起来的时候,人会做一件对的事情,同时又把这个事情做的好。
无论从效率上,还是从效果上都好一点,这也是我人生的理想。我希望未来能够把中国的历史和管理上的一些技巧结合起来,能够有一些东西跟大家来分享。
KU6后来者居上的原因
主持人:KU6是06年6月成立的,是您从搜狐离开之后自己创立的企业。当时是什么原因,或者什么样的思考,让您做出这样一个转变?毕竟想创业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把自己比较舒适的高管职位放下,去做,去落实的人还是蛮少的。
李善友:是。可能是“水到渠成”吧,我对自己定的职业方向是,我早期做人力资源,做七八年的时间,我定位为职业经理人,后来做搜狐总编辑,做了五年,搜狐整个网在运营方面基本我负责,我定义为事业经理人。
我觉得人生下一代可能是作为创业者才完整一些,当然我人生最后的理想是当一个讲师,这是我的一个规划。我做职业经理人、事业经理人到了一个顶峰,做一个创业人是一个经历了。未来想做一个讲师,包括您刚才提到的,希望能够自成一家,有一些自己的感悟。你让讲课,如果让我讲我不信的东西,没有经历的东西,我觉得我讲不出来,也不好意思讲。我经历里面蛮缺一块就是创业者这一块,我希望用我相信的方法、道理讲一个公司出来,如果这个公司做成功的话,回过头来再给我身边的人、学校讲课的时候,分享的时候,一我很踏实,没有撒谎;第二我很有信心,我讲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应该是水到渠成吧,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
主持人:KU6是06年6月份创立,相对于其他同行来讲是起步最晚的一个,但到去年我们是最赚钱的一个,在您看来,跟别人的差异化在哪儿?
李善友:我出来之后做的这个领域是视频领域,我自己跟相信视频领域的发展。比尔盖茨讲过一句话,我很相信,就是未来五年,人家不会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内容。这句话对我的影响蛮深的。我出来的时间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契机,我出来已经晚了。06年的时候号称有两三百家在做这个事,而且出来的时候,我是自己掏腰包二百万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我没做出来,不好意思管人家要钱,我希望自己先做出来,然后再跟人家谈吸引资金方面的事情。所以我自己拿了很少的钱。有人讲,做视频分享行业你没有一个亿的话就不要玩儿,我自掏腰包二百万,对我来说是很多的,当然对整个行业是很少的。我也不知道是红海还是蓝海,竞争很激烈,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三点我们跟竞争伙伴不太一样,第一点,叫做有钱一起赚。我们这个行业是Web2.0用户上传的内容,为什么用户会把这个视频上传到你这里,而不是上传到别的地方去。我们提出的是,你上传过来,我们可以跟你进行分成。我们是第一家提出来的。
主持人:是创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思考?
李善友:没有,作为后起者,又没有名气,人家为什么会把内容给你。我们已经做了很晚,别人都已经做了很好,这个困难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我想到的办法就是这样一个办法。我们上传量目前是这个行业最多的,我们吸引了很多高端原创作者,这个策略使得我在内容量上、原创作者方面成为行业里面领先的。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情,我说跟你分成,可是我又遇到一个困难,我没钱,没有广告收入怎么能跟你分成,逼得我想盈利的事情。后来发生一件事情,很多广告客户喜欢它的产品被植入到视频短片里面去,并且进行流传,这个叫做植入式的广告,恰好我们有很多职业、半职业的作者,把他们组织起来,帮助客户量身定做。
主持人:就是网友上传以后,你们再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加工?
李善友:不是。比如说伊利优酸乳,网友做视频的时候,植入这个优酸乳的广告。其实你的内容就是广告,广告就是内容的一个模式。我们看电影《天下无贼》,里面用的手机、开的车,或者是用的银行卡,都是广告。我们叫做UGA,这个模式很成功。去年有2500万的收入,是行业里面比较领先的。我们叫做创意大家做,这样就解决了第二个困难,就是收入的问题。
主持人:网友做这个的动因在哪儿?
李善友:我们是Web2.0平台,右手是客户,左手是这些原创作者,我们帮助客户拉一些单子过来的时候,我们网民帮他们做这些视频作品,如果被评为最优秀的作品,他可以得到奖金。
同时他植入这个广告,在我们网上传播的时候,还有传播奖金,所以他是有收入的,而且是很大的收入,现在在我们网上超过十万元的收入已经不少了。本来网络视频的红人是无组织的状态,通过这个可组织起来,可商业化。这个事情帮助我们实现的商业收入的问题。我们第三个不同点是与巨人共舞,小网站初期的时候,涨流量是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跟很多巨人网站做战略合作,尤其后来跟百度合作,他们自己不做视频分享,他们拿资源帮助我们,做我们自己的视频分享网站,所以流量涨的很迅猛。总的来说,是通过分成和植入广告以及与巨人共舞。
主持人:这样的模式相对来说对我们的技术支持要求比较高,包括支付问题,和视频作者一对一的管理。您觉得在管理这一类视频分享网站当中和您之前做门户区别大吗?
李善友:区别应该说还是蛮大的,门户的时候,我们的模式准确来讲是Web1.0模式,很多内容是我们编辑从传统媒体里面选内容过来,我们放在合适的位置。我管理的对象是编辑,搜狐大概有三五百个编辑。我们现在做的是Web2.0,没有一条内容是我们自己产生的,百分之百的内容都是网友上传过来的。我们现在管的不是我们自己去找什么内容,而是找到这些能够产生内容的人,把他们聚拢过来,把他们的内容放在我们这里,所以管理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持人:腾讯网也算门户,感觉腾讯网易经不仅仅是1.0的模式,这次地震报道,整体的运作当中,更多体现价值的除了传统策划和专题以外,聚合效应更明显的可能是2.0型的一些东西。
李善友:对,大家通过博客、视频去传了很多内容上来,这也是证明Web2.0的方式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方式。对我们KU6来讲,整个都是围绕着Web2.0的方式来运作。
主持人:有没有考虑过门户对视频网站的冲击、竞争?
李善友:我觉得很难讲是冲击,这个还谈不上。视频这个行业未来会非常大,现在刚刚起步而已,所以需要适当的竞争、拓展,把整个行业做大。当整个行业作大的时候,其实每个人在未来都会找到格式自己的位置进行发展。我对行业蛮看好的。我认为目前各个领域,各个角色都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原来我在门户的时候,搜狐跟新浪、网易、腾讯,大家有激烈的竞争,这种良性的竞争,到最后的时候行业变大了,每个人在这个里面的份额也都变大出来,这是良性的事情。视频将来会很大,当然现在是一个很小的阵地。
主持人:您比较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能举一些在KU6网管理当中的例子吗?
李善友:我很难举具体的例子,我经常在公司里面讲课,每个月会专门为大家讲一次课,包括论语等等。你很难讲我讲了那句话就立刻能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或者怎么样。文化上的东西不是立刻就能解决问题的东西,但是他对人的价值观、思想熏陶是长远影响力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公司立足于邦规的条例里面有没有比较有特色的,就是中西结合的?
李善友:这个谈不上。如果去机场,你会看到很多类似于“后黑”这样一些书,教你36计,其实这样的东西我蛮烦的。在企业里面,同事和同事之间,同事和领导之间,员工和公司之间,如果互相是一种对立,或者是用权术的状态,这样的东西很烦人,很不好。
来源:世界创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