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O 2024展会现场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多品类运动用品专业展览之一,ISPO不仅是坦博尔深
从户外行业来看,整个户外用品零售行业的专业服务能力普遍较低,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户外用品行列,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近年来商场、电商渠道异军突起,使得专业户外用品店的市场份额被瓜分,盈利能力受创。从2009年到2013年,商场店终端数量从1851家上升到7716家,增长了四倍;零售额从28.8亿元增加到108.2亿元。而同期户外店的数量从1379家增加至2119家。
户外店的尴尬在于,一方面较为专业的户外群体并没有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相对大众的市场可替代性很强,商场、电商拿走了很多销量。
2014年,骆驼户外品牌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与2013年相比销售增长30%左右,主打的户外冲锋衣服装产品更是全网销售之王,骆驼户外线下渠道销售占比约为75%,品牌终端已达到3800余家。
、在各类型的活动赞助上,骆驼都有特意强调户外环保这个概念,骆驼的战略合作伙伴——北大山鹰社骆驼登山队今年的各拉丹冬峰攀登计划便实现了对垃圾“零容忍”的环保攀登模式。
处于调整期的体育用品业,需要来点刺激,搅动平淡无奇的市场。今年夏天,各大品牌不约而同地相中了市民出游健身的需求点,热炒户外运动概念。一方面,泉州传统“体育大户”宣布进军户外休闲板块,甚至开发户外专属品牌;另一方面,从“正宗户外”起家的泉企,针对各类专业运动推出不同的主题套装,市场一再细分的结果是,连儿童都拥有了专业的骑行装备。
现在户外运动的种类更多样了,与之相伴的户外鞋也更细分化了,除了大多数运动爱好者能使用到的高山靴、徒步鞋、一般户外鞋外,还有比较专业的一些鞋,比如专门穿越丛林的穿越鞋;为溯溪运动量身打造的溯溪鞋;为奔跑健步设计的赤足鞋。
户外运动风靡国内,使得世界各大户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美国顶尖户外品牌“杜拉森”在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完成合作之后,再次重拳出击,成功与中国最大户外旅游行业网站—中华户外网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国内户外市场。
以“户外用品第一股”探路者为例,多年来其年均50%以上的高成长性足以证明该产业的上升势头。2011年其营收同比增速为73.64%,2012年为46.68%;净利润方面,2011年同比长98.81%,2012年为57.44%。今年前三季度,探路者实现营收8.33亿元,同比增长33.35%;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74.16%。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34%,净利润同比增长103.73%。
功能性面料是要不断地被反复实验、调整、再实验、再调整才能产出理想的功能性面料。民营企业受资金、团队、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研发功能性面料的进度时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其可持续性差。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面料很少。
国内户外用品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使得不少传统体育品牌如安踏、李宁、361°等也纷纷涉足户外用品领域,陆续推出户外产品系列。专业户外品牌正面临被传统体育运动品牌分化消费群体的现实。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