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渐降,申城露出一丝冬意。记者注意到,冬装棉衣在实体销售环节已经上架,动辄数千、甚至上万的品牌装,和一上市即打折的快时尚品牌呈现价格“分化”现象。
一边是不断高企的新品服装价格,一边是不少服装商家为解决库存危机而进行的打折促销,服装定价出现“怪圈”,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似乎也进入了一种非打折不买的“怪圈”。今冬新款冬装价格普涨两成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怪圈,跟小编一起去看看。
今年新品秋装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价,库存增大会导致资金周转问题,为了刺激销量,厂商要拉低价格.
面对商场里动辄一两千元的羊绒衫、羽绒服,一些精打细算的市民最近爱上“冬衣定制”。记者了解到,今冬的品牌服饰至少涨了一两成,而在批发市场和一些小店里自己选料、看样的“冬衣定制”,平均价格较商场橱窗里的“成衣”至少便宜一半以上。
“去年七八百还能买到一件像样的羽绒服,今年没有一千块别想买到合适的。”今年很多市民都觉得,添置一件羽绒服或者冬装花的钱比去年涨太多。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内冬装市场普遍涨价20%左右。
一件羽绒服打折后价格是1860元、一条普通牛仔裤售价690元、含羊毛40%的羊毛风衣售价也近1500元……记者走访了宿城各大商场后发现,近日商家都已经将新品冬装摆放在柜台最醒目位置,其价格大都不菲。
随着气温下降,不少衡水市民走进商场选购冬装,发现今年的价格比去年提高了近三成,一件普通外套要六七百元,一件风衣标价到了两三千元……而今年棉花的价格比去年降了差不多一半。原材料降价,服装价格怎么还涨价?不少消费者感觉很纳闷。
面对价格上涨的冬装,很多市民不得不学着“斤斤计较”,不少消费者表示,每次逛商场都希望喜欢的品牌能够打折优惠,可今年冬装的价格一直很坚挺,现在都11月中旬了,很多冬款新装依然是全价销售,很少有折扣,因此,很难让人心甘情愿地掏荷包。
随着气温下降,不少衡水市民走进商场选购冬装,发现今年的价格比去年提高了近三成,一件普通外套要六七百元,一件风衣标价到了两三千元……而今年棉花的价格比去年降了差不多一半。
立冬过后,厦门天气逐渐转冷,当地不少市民也开始着手购置冬装。不过,“80后”白领陈小姐近日在厦门逛了一上午后居然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