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类作为天猫平台中的第一大品类,各大知名服装品牌在每年“双11”结束后发布的战报。
优衣库作为全球闻名的快时尚品牌,店面早已遍布中国,此前与漫威、Jump等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的联名款
据几内亚媒体《GuineeNews》5月13日报道,几内亚文化部长近日发表谈话,号召几内亚公务员在上
李宁再次登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印有“中国李宁”字样的服装产品瞬间引爆社交媒体。早几年前,李宁三年累计亏损31亿元关店3000家的低谷还让人记忆深刻。
日媒6月29日报道称,日本国内的服装生产规模持续萎缩。日本最大的牛仔裤生产商EDWIN相继关闭国内工厂。优衣库等日本服装企业在人工费低廉的海外扩大生产,2017年的进口比例达到98%左右,而日本国内的生产件数则首次跌破1亿件。虽然也有服装企业坚持在国内进行生产,不过竞争十分激烈。日本国产服装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品牌有生命周期,能够坚持二十年,且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新意,并不容易,值得好好庆祝。在国内,最早做服装品牌且上市的企业是男装品牌雅戈尔和杉杉。
当前,中国休闲服市场激战正酣,千种品牌、万家企业进行着血腥厮杀。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日益增高的代加工劳动力成本和微薄的利润,此外,由于品牌观的缺失,很多服装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无从体现。要突破这些桎梏,广大服装企业必须提高管理的水准,向管理要效益。
很久以来有理论认为,时尚产业的时尚话语权牢牢地把握在欧美人手中。他们一方面捷足先登地占领了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又在平价时尚有着快时尚优势,尤其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他们保留了时尚霸权,而把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
不走寻常路——曾几何时,美特斯邦威这句广告词风靡街巷,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人的QQ签名。但如今,在银川鼓楼步行街和新华商圈,走进真维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品牌专卖店,各种打折宣传声不绝于耳。
目前国产服装行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服装行业靠着出口订单赚钱,另外一方面,则是国内的大规模关店。
如何撕下国产服装的低端标签?当前我们国家纺织服装行业的痛点就是缺乏品牌这一核心竞争力,其中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如今,做服装,不容易!做赚钱的服装,更不容易!杉杉“依靠服装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让服装业务“离家单飞”,被解读为一种“甩包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