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体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2014下半年服装家纺行业将延续上半年弱复苏格局;电商渠道对品牌服装家纺公司的业绩贡献将日益突出;家纺和休闲板块部分公司已率先走出谷底,下半年业绩有望逐季向好;此外,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童装行业有望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近几年服装价格年年上涨,与前两年相比,服装价格涨幅达到了20%-40%左右。业内称,除人工、原料等基本成本上涨的因素外,企业“自抬身价”的定价策略,也是服装价格连年上涨的一大“推手”。一些中低端的服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变身高端货。
服装行业现状:服装标价连涨消费者不认同,消费意愿降低非打折不买。面对这样的现状今年服装价格是否依然存在“习惯性上涨”?服装价格涨与不涨,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一起看看调查结果,今年的服装价格还会涨吗,小编为你揭开这谜底。
春天来了,百货商场里,各服装专柜模特身上厚厚的冬装也陆续换上了轻薄亮眼的春装。面对2011年服装整体上涨的情况,高端市场由于消费者对于价格的不敏感,日子还比较好过,而对于低端市场而言,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2010年以来,在国内销售的服装品牌加大了价格上涨的幅度,这显然已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一大趋势。在不少消费者看来,进驻商场的品牌要为房租、宣传费用买单,因此,品牌商只有制定更高的销售价格,才能维持原有的利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35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62632亿元,同比增长23.4%;服装类商品零售额6200亿元,同比增长24.1%,占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总额9.90%。
进入冬季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又到了棉衣销售的旺季,各大商超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活动,有的打着“满200减100”,有的写着“折后折促销”,还有的以“回娘家促销”为噱头,销售方式层出不穷。
商场服装动辄标价三四千元,武汉普通市民半年的收入只够买三五件。昨日,本报的重点报道《大商场的衣服怎么就这么贵》引发强烈关注。上万名网友参与服装价格调查,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一件冬装外套的合理价位应该在200元-500元。
到底是什么推高了国内品牌的服装价格呢?很多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你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上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有百货公司的负责人透露:服装成本价最多只占标价的30%。国内品牌服装价格涨得凶还有其他原因。
到底是什么推高了国内品牌的服装价格呢?很多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你说:“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上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有百货公司的负责人透露:服装成本价最多只占标价的30%。国内品牌服装价格涨得凶还有其他原因。
自去年下半年一路高歌猛涨的服装原材料(棉花)价格已然大幅跳水,但记者走访北京各大卖场发现,今年的冬装价格依旧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