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09年到2013年黄金发展期后,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增速逐年放缓。2018年上半年,本土户外品牌市场业绩遭遇滑铁卢,如何摆脱“困局”,实现自我救赎,是摆在国产户外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随着大众户外活动越来越普及,户外品牌为了迎合户外爱好者的喜好,以商旅户外为切入口,大挖大众市场,进行商旅户外产品的推广。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户外企业对商旅户外的产品定位应该是实现“专业户外”与“生活通勤”的完美融合,这就要求品牌企业应该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本土户外品牌通过展会提升形象,像韩寒这样的知名公众人物能够加入到户外展,无疑能够极大推动户外运动的普及,促进中国户外行业的发展共赢。
2015年1月27日下午三时ISPO BEIJING召开在即,本届展会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凯乐石品牌—玛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承湛先生对凯乐石的发展及中国户外品牌的前景等问题发表观点,诙谐幽默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在当前与国际一线户外品牌同台竞技的形势下,只有放眼全球,在产品上下功夫是本土户外品牌的唯一出路。
实际上,内守的品牌策略自然不再为如此高昂的入场券埋单,明后年大部分户外品牌企业将忙着盘活企业现金流这一生命线,不断收减不良渠道,寻求库存变现。
事实上,本土户外品牌今年在渠道方面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守盘态度,在这轮新的保守观望中,他们正积极调整原先的渠道格局,并以传统的商场百货渠道为主要切入点。业界人士认为,在夯实渠道的同时,户外品牌最重要的是做足差异化,这样才能适应市场渠道的调整。
目前,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是产业链的竞争,当前,户外品牌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的同时,加快发展户外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也迫在眉睫。本土户外品牌积极应对后续市场竞争,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户外品牌服装类订单增长,鞋类订单"停滞不前",日前,天伦天、圣弗莱、DUNLOP(邓禄普)等本土户外品牌订货会陆续落下帷幕。几家的订货会上,飞速增长的服装订单数量和基本保持不变的鞋订单形成强烈反差。据市场消息透露,这季秋冬订货会各大户外品牌服装订单增长率均突破30%,而曾经的优势品类鞋的订单却显得“停滞不前”。
2月19日-22日,国内外知名展会ISPO BEIJING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以下简称“北京ISPO”)拉开帷幕。比起国内那些日益惨淡的展会,ISPO BEIJING依旧人气不减,甚至出现爆棚。据相关媒体报道,早在去年7月份,2014 ISPO BEIJING 的展位便销售出2/3,一些位置好的展位还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现象。
在国际户外用品巨头进军中国、本土体育用品龙头强势介入户外市场的时候,本土原生的户外用品品牌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接受网络社区论坛营销的洗礼中,本土户外开始了与消费者真正的亲密接触,网络社区论坛成为本土户外品牌传播的新载体。
亚洲户外展源自欧洲户外展,是欧洲户外展的“姐妹展”,也是针对亚洲户外用品市场而设立的专业展览会,展会得到了南京市政府和德国菲德列斯哈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面由世界服装鞋帽网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