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股市的确有点进退两难,从形态来看似乎是有上行空间,但现实环境又使其难以真正发力向上。于是,震荡整理也就成了这段时间行情的主基调。
如果把万科之争视为是一部连续剧的话,那么现在的剧情是越来越精彩了。当然,很明显还没有进入高潮。大量买入不亚于刀口舔血,一起来看一看详细的资讯吧。
最重要的,还是股市本身的活跃,不断有热点出现,这样就能够形成财富效应,从而对场外资金产生吸引力,改变现在大盘的存量博弈状态。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股票发行上都是实行注册制,不过各国和各地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可以说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的注册制模式。
历史不可能简单地再现当年的场景,作为投资者则需要对券商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也许,看好它的未来是对的,只是现在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其运行环境的好转。
对于证金公司来说,恐怕是没有兴趣这样做的。而所谓的证金公司在高抛低吸,那是拿散户心态来看待超级机构的行为,结论自然是错误的。
站上4900点以后,大盘冲击5000点似乎也就没有多少悬念了。当然,5000点作为整数关位,阻力不会小,大盘在此可能会有更大的震荡出现。投资者在看好后市的前提下,对行情在进一步攀升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压力,也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要有所准备。
这几天,市场震荡比较大,各板块也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前期十分强势的中小板以及创业板有较大的调整,而今年以来走势一直不温不火的主板则表现出某种向上的异动。于是,有关市场将面临风格转换的说法也就在投资者中不胫而走。
不断加速走高的行情令人兴奋,股指闯关夺隘更让人陶醉。笔者认为,在这里保持一份清醒还是必要的,尽管对后市可以很看好,也有必要回避可能出现的调整风险。
在创业板的“逆袭”中,人们看到是经济转型的力量,看到新经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创新模式对经济格局的改变。
市场内外还在流传有关规范伞形信托的传闻,更在于接下去将有24个新股集中发行,股票期权也将开始交易,扩容与缩杠杆同时进行,人们不由担忧届时大盘是否会出现大跌,再下一个台阶。
刚刚过去的1月份,股市冲高回落,从而结束了月线八连阳的走势,成交量也有所减少。于是,也就有投资者开始担忧:行情是否到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