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多是当地税收大户,关乎一地经济发展态势和劳动就业,甚至与有些部门和个人的私利相勾连。这难免会出现环保执法中常见的“间歇性失明”,即面对凌厉的环保约谈态势,地方政府果断整治,环保约谈风声一过,又变本加厉地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