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工商局第二季度对流通领域的儿童服装进行质量抽检,主要是沈阳、大连、鞍山等10个城市,检测结果棉含量只有20%至30%。可是发现服饰的标签为100%棉布料。
目前有不少商家只考虑盈利,不关注质量,这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服装问题上,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存在着恶劣的影响,接下来,请看详细资讯。
新年将近,许多家长纷纷走进商场为孩子们准备新年服装。可是本网记者近日在走访一些童装市场发现,许多童装被剪掉了吊牌出售,并对外号称是外贸原单,价格普遍较低。而且一些童装的吊牌上标识不清,并没有具体的纤维含量,合格性很值得考虑。
本次试验有8件样品的纤维含量不符合标准,皆为网络销售的商品。如标称由青岛宝宝金盾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连体衣的纤维含量标识为“100%棉”,实际检测结果为61.4%粘纤、38.4%腈纶、0.2%聚酯纤维。
一些经营者及相关生产企业对纤维含量的标注要求重视不够,有的未标注纤维含量或不标注中文,有的在不了解具体成分的情况下盲目标注以致标注错误。
宁波一批童装抽检不合格,抽检儿童服装12批次,有1批次为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接缝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为≤0.6厘米,实测值为1.7厘米。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跟着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为了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安全而又快乐的节日。从五月起,山西省质监局针对“六一”,开始了在太原市场范围内为期一个月的“儿童玩具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专项执法检查。此次行动严谨有序,结果真实详细,因而效果十分显著。
广东省质监局对童装、童鞋、儿童玩具、儿童家具、学生用品和婴幼儿纸尿裤进行抽查。根据抽查数据显示:童装不合格发现率为2 8 .0 %,童鞋不合格发现率3 7 .0 %,儿童玩具不合格发现率为10 .3%,婴幼儿纸尿裤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0%.
近日,北京市消协专门从31家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了82种童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网购童装近4成不达标,淘宝、天猫、拍拍网、京东商城等31种童装都有问题,涉及GAP、巴布豆等知名品牌。市消协指出,网购的童装标识信息缺失、标注不规范;纤维含量标注与实测不符;
“童装新国标”强制实施已经一月有余,但是绍兴县工商局对该县流通领域的品牌童装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儿童服装不合格率达22.2%。消费者如何买童装, 买童装要注意“三要诀”。
“童装新国标”强制实施已经一月有余,其中要求“生产或销售3岁以下儿童服装必须符合A类标准,否则将予以没收并罚款。”近期,县工商局针对绍兴县流通领域的品牌童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抽样检查。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27个批次婴幼儿、儿童服装商品不合格率达22.2%,其中色牢度不达标、成分含量不合格占很大比例。
近日来,童装行业频出不合格现象,而常州市地产童装抽检全部合格,这实在是令大家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并且,常州市童装六一节前后的销售均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