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郑州市民特别是生活在西区的“老郑州”来说,郑州国棉三厂等5个纺织厂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这里镌刻着
经过多年努力,保山的蚕桑产业已经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2014年蚕桑产业取得了新成效,生产形势好于往年,新植桑园面积1.56万亩,全市累计发展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在全省保持第4位;示范园区重点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养蚕工作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重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效果明显。
要完成目标任务,全市要用八个“早”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即,扶持政策早出台、新植面积早规划、示范园区重点村早确定、新区开发工程早谋划、低产桑园改造早打算、高质量养蚕工程早落实、宣传发动早组织、择优扶强早推进。
要抢抓“两区”建设机遇,建设最高水平、最具竞争力的全产业链高端纺织生产基地,形成以熔体直纺彩色涤纶纤维新材料生产为主体,以色纺色织、服装、装饰产品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全新现代化生态环保集约型纺织工业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4月18日上午,河南省商丘市市长余学友等人深入部分纺织服装加工企业生产车间考察,并指出,面对新形势,纺织企业要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高标准新型纺织工业基地。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纺织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研讨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树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传统纺织工业基地及时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实施调整转型,走在产业升级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