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修鞋匠,这门完全靠手艺吃饭的传统行当艺人已经存在得相当久远。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那些上个世纪还能看到的打铁匠、挑担子的磨刀人和吆喝着“换锅底补搪瓷”的补锅匠,如今早已淹没在城市日新月异的潮流下。而路口的那个修鞋匠,却和刻印着城市痕迹的老巷子一起留了下来。在历史与现实的夹缝中,成为见证一座城市新旧交替的文化标志。
如今,在这些巷子里依然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些老鞋匠已经随着历史长河远去,而一些年轻的修鞋匠,仍旧抱着老辈的信念,坐在巷口某个角落,默默地守着这门传统手艺,为身边的老街坊提供修鞋的便利。毋庸置疑,他们始终是与百姓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
修鞋匠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人
半个多世纪前,城里多的是修鞋匠担子和修鞋店,专修皮鞋、布鞋。有的修鞋铺门前还大书“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字样,意即鞋破应早补,迟补多花钱。
早先,人们都穿自家做的布鞋,妇女们“哗哗”地纳鞋底是那个年代的一景。但因为纳鞋底比较难,并非每个家庭主妇都能胜任,因此自家纳好了鞋底做好了鞋帮,还需叫村口的修鞋匠给穿上鞋底———修鞋匠用铁针锥连帮带底扎眼,而后用两根猪鬃毛引上麻线“嗖嗖”地对穿收紧。鞋帮纳好,再用锤子将一块块的楦头打到鞋内定型……布鞋穿久,鞋底磨薄、磨穿了,到了修鞋匠手里还可以钉上皮掌,鞋头有了窟窿又可以加贴皮补丁。至于皮鞋脱线断掌,帆布鞋磨破脱胶,修鞋匠都能设法修补,而且立等可取。
解放后,城里干这一行的多半添置了脚踏或手摇的补鞋机,几十块钱一架,机器出来后,平常的大修小补也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准低下,“水陆两用”的塑料凉鞋曾经风靡一时。修鞋匠有了新生意,修理塑料鞋不费事,不过多生一只小煤炉,炉内烧几把自制的烙铁。修法是在塑料断裂处烫焊粘接,需加固,再热贴上一块同色塑料片即行。为使贴补处平整光滑,修鞋匠趁热用玻璃瓶在上面滚压,倒不失一项因陋就简的“发明创造”。再往后改用了电烙铁,焊修塑料鞋更得心应手。
时至今日,坚守在巷口的那些修鞋匠们不仅会修各种鞋类,修皮包、修包包拉链和修雨伞也都很精通。修鞋匠能修的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修法也在改进,惟一不变的是十多年来依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那架七十年代生产出来的老式补鞋机。只不过价钱不再是几十块钱那么便宜,但是与现代那些进驻大商场的昂贵修鞋机器相比,一两百块钱的老式补鞋机显然要实用得多。
张新云 31岁
云阳人 修鞋8年
八年光景,朴实谋生守行当
修鞋匠张师傅这些天的生意似乎比前段时间清淡了许多。张师傅说,每年2、4、8月的时候生意要好些,因为单鞋容易磨损些,到了冬天或者赶上下雨的时候,生意自然就清淡了。
记者在麻柳林小巷内一栋老居民楼楼道口发现张师傅时,他已经在这个地方修了六年的鞋。张师傅的修鞋摊不大,也就2个平方左右。为了不妨碍楼上居民自由进出,张师傅将这个狭小的空间利用得很好,一张矮木独凳子是张师傅修鞋时的专用座椅;一架老式补鞋机放在凳子的左边;一个装有大大小小皮钉等修鞋工具的木箱子就放在紧靠凳子的右边,头顶上还支起一张相互交叉的铁网子,悬挂着各种顺应潮流的真皮鞋垫子以及便宜的皮带、皮鞋刷等物品。
要想知道张师傅是如何干上修鞋这门行当的,还得追溯到8年前,曾经繁华热闹的万州一马路街头。那年,张师傅才18岁,为了贴补家用,他从云阳老家来到万州城里做砖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师傅在一马路巧遇一位云阳老乡,老乡告诉张师傅自己在一马路有一个修鞋摊,生意还算红火。张师傅心想,自己学门手艺总归是件好事,于是就拜在云阳老乡的门下,边帮师傅打工边练就如何修鞋的本领。就这样,一年的学徒光景很快就过去了。当时,一马路三峡柴油机厂外一块巴掌大的角落就是张师傅第一个修鞋摊。后来,随着城市搬迁辗转来到现在的麻柳林。
多年来,张师傅一直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这门正在消失的传统手艺。张师傅没多余的钱,她的妻子在城里一家私营鞋厂里打工,两人每月一千余块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平淡而朴实地生活。夏天的时候,张师傅每天清晨6点就会从北山的家里步行出发来到麻柳林这个修鞋摊,晚上6点准时收摊回家;冬天天亮得晚,早上7点出发然后到晚上7点再回家。
对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安排,张师傅显得很满足,“现在行行竞争大,哪行钱都不好找,靠手艺吃饭感觉比较踏实。”这是张师傅嘴里时常念叨的一句话。
修鞋匠的执著信念
感受修鞋的酸甜苦辣,张师傅那双布满硬茧的手足以诉说个中酸苦,“想起原来一年四季,走街串巷,一头行头一头衣被,挑着担子,四处吆喝生意。什么雨鞋、球鞋、皮鞋都要补,拉链、雨伞都得修,其中辛苦是不消说的。”现在,定点修鞋建立起一批老熟客后,显然比过去要安定得多,这让朴实的张师傅感到很满足。
不过张师傅也有些感慨,城市新楼房越修越多,老街巷越来越少;年轻人穿的名牌皮鞋也是越来越多,但他们大都不愿意光顾像张师傅这样的简陋鞋摊,毕竟是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以前,大家都还时兴给皮鞋跟钉上个铁质的鞋掌,走起路来“掷地有声”,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凡是上档次的鞋一律都是不能钉鞋掌的,否则就有人会笑话你老土。而且,现在很多名牌鞋店,在城市里都有专门的鞋子护理店,都用机器来修的,面对这样的时代竞争,张师傅难免有所感触,“我也想过开一个大点的修鞋店,但是经济实力毕竟达不到那个标准。现在这样也不错,每月能挣个七八百块钱,修的鞋实惠、耐穿,老百姓也觉得实惠,自己的修鞋生意也就有了保障。”张师傅说,如今来修鞋的大部分都是附近居住的中老年人,而且像球鞋、雨鞋之类基本少有人来补,可能是穿的人越来越少了的缘故。
一座城市每天都在变化。花开花落,一些新行当诞生了,一些老行当消失了,不过,张师傅还是执著地相信,有人穿鞋子,鞋子坏了,就会有人来修;有了生意,他就能吃饭。
刘科忠 38岁
万州大周镇人 修鞋十余年
修鞋匠,修出来的美丽
在万州区太白路新世纪商场大门正对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道内,一位修鞋匠正坐在不足2米的修鞋摊上,给一个60岁的婆婆补鞋底,他就是修鞋匠刘师傅。
刘师傅与小7岁的张师傅比起来,记录着岁月沧桑的脸庞显然消瘦得多,给老人补鞋底的时候,专注的神情很容易让他的眉梢之间出现一道很深的“川”字纹,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始终在不停地忙碌着,动作娴熟而不乏细致。
刘师傅的妻子同样是一位修鞋女工,平日休息的时候,刘师傅的妻子就会跟着他一起来到修鞋摊。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刘师傅的,旁边一位补鞋的熟客非常热情地把刘师傅的妻子拉到记者面前互相介绍。刘师傅的妻子显得很害羞,一副非常质朴的装扮,配上她脸上漾着的灿烂的笑容,笑红了的脸庞看上去有一股城市人没有的羞赧和善良。刘师傅埋头干活的时候,她就一声不响地依着他身边坐着,眼睛始终盯着刘师傅那双忙碌的手。“他们的生意还是不错的,过来过去很少见他们有闲暇的时候。”旁边一小烟摊商贩说道。刘师傅依然忙碌着,只是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脸上也泛起了一圈微笑。聊天的时候,记者注意到刘师傅身旁那个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具塞得满满的木箱子,皮钉、钳子、剪子、锤子、起子、铁镇子,还有麻绳、皮绳、老弦、锥子……木箱外面还摆着修补用的皮子块。刘师傅说,这些都是补鞋子用的材料,说着,刘师傅随手拿起一把铁拐子,形状类似扁平的铁鸭子嘴。补鞋的时候,刘师傅一直把它夹在腿间,把正在修的鞋底儿朝天地套在鸭嘴上,修起鞋来很是方便。刘师傅介绍说,这把铁拐子是鞋匠的专用工具,他们都称它是“八仙”中的李铁拐之物。
生活因充实而快乐
刘师傅和妻子有个女儿,现在在大周镇中学读初中。女儿的学习成绩不错,这更加坚定刘师傅无论如何也要供女儿读大学的愿望。
如今,刘师傅一家还住着出租房,为了让女儿有书读,刘师傅表示不管他和妻子有多辛苦,也要把修鞋的钱省下来给孩子先存着,“我希望孩子将来过得更幸福”。看着刘师傅如此充满信心的话语,记者不禁问“现在每天的收入好吗?”
“还行,靠的是一些回头客,他们经常到我这里来。”一位中年男子在一旁插话说,“这位师傅鞋修得好,坏的地方修好后跟新买的一样,他人也好,没零钱时,就先欠着,不像有些人,修一次就宰一次。”刘师傅接过他的话,诚恳地说:“我修鞋已有十几年了,我为顾客好好修鞋,钱要的不多,他们就愿意来。都到我这来,我的生意也就好了。”
对那些一直关照自己的熟客们,刘师傅对待他们更像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单纯的顾客。因此,在修鞋的时候,刘师傅还会教他们如何保养自己的皮鞋。比如,皮鞋最好一周擦一次。羊皮的鞋下雨天尽量不要穿等。记者纳闷地问,你不怕大家都会保养了,修鞋的人越来越少吗?刘师傅憨厚地说,“现在还能光顾鞋摊的顾客都是好几年的熟客了,有些是两代人都在我这里修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投入了感情而非金钱。我感激他们还来不及呢。”
对于修鞋匠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和快乐的空间。所以他才有自己独有的生命色彩,在感到慰藉的同时,也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与
如今,在这些巷子里依然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一些老鞋匠已经随着历史长河远去,而一些年轻的修鞋匠,仍旧抱着老辈的信念,坐在巷口某个角落,默默地守着这门传统手艺,为身边的老街坊提供修鞋的便利。毋庸置疑,他们始终是与百姓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
修鞋匠 正在远去的老手艺人
半个多世纪前,城里多的是修鞋匠担子和修鞋店,专修皮鞋、布鞋。有的修鞋铺门前还大书“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字样,意即鞋破应早补,迟补多花钱。
早先,人们都穿自家做的布鞋,妇女们“哗哗”地纳鞋底是那个年代的一景。但因为纳鞋底比较难,并非每个家庭主妇都能胜任,因此自家纳好了鞋底做好了鞋帮,还需叫村口的修鞋匠给穿上鞋底———修鞋匠用铁针锥连帮带底扎眼,而后用两根猪鬃毛引上麻线“嗖嗖”地对穿收紧。鞋帮纳好,再用锤子将一块块的楦头打到鞋内定型……布鞋穿久,鞋底磨薄、磨穿了,到了修鞋匠手里还可以钉上皮掌,鞋头有了窟窿又可以加贴皮补丁。至于皮鞋脱线断掌,帆布鞋磨破脱胶,修鞋匠都能设法修补,而且立等可取。
解放后,城里干这一行的多半添置了脚踏或手摇的补鞋机,几十块钱一架,机器出来后,平常的大修小补也就变得事半功倍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准低下,“水陆两用”的塑料凉鞋曾经风靡一时。修鞋匠有了新生意,修理塑料鞋不费事,不过多生一只小煤炉,炉内烧几把自制的烙铁。修法是在塑料断裂处烫焊粘接,需加固,再热贴上一块同色塑料片即行。为使贴补处平整光滑,修鞋匠趁热用玻璃瓶在上面滚压,倒不失一项因陋就简的“发明创造”。再往后改用了电烙铁,焊修塑料鞋更得心应手。
时至今日,坚守在巷口的那些修鞋匠们不仅会修各种鞋类,修皮包、修包包拉链和修雨伞也都很精通。修鞋匠能修的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修法也在改进,惟一不变的是十多年来依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那架七十年代生产出来的老式补鞋机。只不过价钱不再是几十块钱那么便宜,但是与现代那些进驻大商场的昂贵修鞋机器相比,一两百块钱的老式补鞋机显然要实用得多。
张新云 31岁
云阳人 修鞋8年
八年光景,朴实谋生守行当
修鞋匠张师傅这些天的生意似乎比前段时间清淡了许多。张师傅说,每年2、4、8月的时候生意要好些,因为单鞋容易磨损些,到了冬天或者赶上下雨的时候,生意自然就清淡了。
记者在麻柳林小巷内一栋老居民楼楼道口发现张师傅时,他已经在这个地方修了六年的鞋。张师傅的修鞋摊不大,也就2个平方左右。为了不妨碍楼上居民自由进出,张师傅将这个狭小的空间利用得很好,一张矮木独凳子是张师傅修鞋时的专用座椅;一架老式补鞋机放在凳子的左边;一个装有大大小小皮钉等修鞋工具的木箱子就放在紧靠凳子的右边,头顶上还支起一张相互交叉的铁网子,悬挂着各种顺应潮流的真皮鞋垫子以及便宜的皮带、皮鞋刷等物品。
要想知道张师傅是如何干上修鞋这门行当的,还得追溯到8年前,曾经繁华热闹的万州一马路街头。那年,张师傅才18岁,为了贴补家用,他从云阳老家来到万州城里做砖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师傅在一马路巧遇一位云阳老乡,老乡告诉张师傅自己在一马路有一个修鞋摊,生意还算红火。张师傅心想,自己学门手艺总归是件好事,于是就拜在云阳老乡的门下,边帮师傅打工边练就如何修鞋的本领。就这样,一年的学徒光景很快就过去了。当时,一马路三峡柴油机厂外一块巴掌大的角落就是张师傅第一个修鞋摊。后来,随着城市搬迁辗转来到现在的麻柳林。
多年来,张师傅一直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这门正在消失的传统手艺。张师傅没多余的钱,她的妻子在城里一家私营鞋厂里打工,两人每月一千余块的收入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平淡而朴实地生活。夏天的时候,张师傅每天清晨6点就会从北山的家里步行出发来到麻柳林这个修鞋摊,晚上6点准时收摊回家;冬天天亮得晚,早上7点出发然后到晚上7点再回家。
对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安排,张师傅显得很满足,“现在行行竞争大,哪行钱都不好找,靠手艺吃饭感觉比较踏实。”这是张师傅嘴里时常念叨的一句话。
修鞋匠的执著信念
感受修鞋的酸甜苦辣,张师傅那双布满硬茧的手足以诉说个中酸苦,“想起原来一年四季,走街串巷,一头行头一头衣被,挑着担子,四处吆喝生意。什么雨鞋、球鞋、皮鞋都要补,拉链、雨伞都得修,其中辛苦是不消说的。”现在,定点修鞋建立起一批老熟客后,显然比过去要安定得多,这让朴实的张师傅感到很满足。
不过张师傅也有些感慨,城市新楼房越修越多,老街巷越来越少;年轻人穿的名牌皮鞋也是越来越多,但他们大都不愿意光顾像张师傅这样的简陋鞋摊,毕竟是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以前,大家都还时兴给皮鞋跟钉上个铁质的鞋掌,走起路来“掷地有声”,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凡是上档次的鞋一律都是不能钉鞋掌的,否则就有人会笑话你老土。而且,现在很多名牌鞋店,在城市里都有专门的鞋子护理店,都用机器来修的,面对这样的时代竞争,张师傅难免有所感触,“我也想过开一个大点的修鞋店,但是经济实力毕竟达不到那个标准。现在这样也不错,每月能挣个七八百块钱,修的鞋实惠、耐穿,老百姓也觉得实惠,自己的修鞋生意也就有了保障。”张师傅说,如今来修鞋的大部分都是附近居住的中老年人,而且像球鞋、雨鞋之类基本少有人来补,可能是穿的人越来越少了的缘故。
一座城市每天都在变化。花开花落,一些新行当诞生了,一些老行当消失了,不过,张师傅还是执著地相信,有人穿鞋子,鞋子坏了,就会有人来修;有了生意,他就能吃饭。
刘科忠 38岁
万州大周镇人 修鞋十余年
修鞋匠,修出来的美丽
在万州区太白路新世纪商场大门正对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巷道内,一位修鞋匠正坐在不足2米的修鞋摊上,给一个60岁的婆婆补鞋底,他就是修鞋匠刘师傅。
刘师傅与小7岁的张师傅比起来,记录着岁月沧桑的脸庞显然消瘦得多,给老人补鞋底的时候,专注的神情很容易让他的眉梢之间出现一道很深的“川”字纹,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始终在不停地忙碌着,动作娴熟而不乏细致。
刘师傅的妻子同样是一位修鞋女工,平日休息的时候,刘师傅的妻子就会跟着他一起来到修鞋摊。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刘师傅的,旁边一位补鞋的熟客非常热情地把刘师傅的妻子拉到记者面前互相介绍。刘师傅的妻子显得很害羞,一副非常质朴的装扮,配上她脸上漾着的灿烂的笑容,笑红了的脸庞看上去有一股城市人没有的羞赧和善良。刘师傅埋头干活的时候,她就一声不响地依着他身边坐着,眼睛始终盯着刘师傅那双忙碌的手。“他们的生意还是不错的,过来过去很少见他们有闲暇的时候。”旁边一小烟摊商贩说道。刘师傅依然忙碌着,只是听到大家对自己的评价,脸上也泛起了一圈微笑。聊天的时候,记者注意到刘师傅身旁那个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工具塞得满满的木箱子,皮钉、钳子、剪子、锤子、起子、铁镇子,还有麻绳、皮绳、老弦、锥子……木箱外面还摆着修补用的皮子块。刘师傅说,这些都是补鞋子用的材料,说着,刘师傅随手拿起一把铁拐子,形状类似扁平的铁鸭子嘴。补鞋的时候,刘师傅一直把它夹在腿间,把正在修的鞋底儿朝天地套在鸭嘴上,修起鞋来很是方便。刘师傅介绍说,这把铁拐子是鞋匠的专用工具,他们都称它是“八仙”中的李铁拐之物。
生活因充实而快乐
刘师傅和妻子有个女儿,现在在大周镇中学读初中。女儿的学习成绩不错,这更加坚定刘师傅无论如何也要供女儿读大学的愿望。
如今,刘师傅一家还住着出租房,为了让女儿有书读,刘师傅表示不管他和妻子有多辛苦,也要把修鞋的钱省下来给孩子先存着,“我希望孩子将来过得更幸福”。看着刘师傅如此充满信心的话语,记者不禁问“现在每天的收入好吗?”
“还行,靠的是一些回头客,他们经常到我这里来。”一位中年男子在一旁插话说,“这位师傅鞋修得好,坏的地方修好后跟新买的一样,他人也好,没零钱时,就先欠着,不像有些人,修一次就宰一次。”刘师傅接过他的话,诚恳地说:“我修鞋已有十几年了,我为顾客好好修鞋,钱要的不多,他们就愿意来。都到我这来,我的生意也就好了。”
对那些一直关照自己的熟客们,刘师傅对待他们更像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单纯的顾客。因此,在修鞋的时候,刘师傅还会教他们如何保养自己的皮鞋。比如,皮鞋最好一周擦一次。羊皮的鞋下雨天尽量不要穿等。记者纳闷地问,你不怕大家都会保养了,修鞋的人越来越少吗?刘师傅憨厚地说,“现在还能光顾鞋摊的顾客都是好几年的熟客了,有些是两代人都在我这里修鞋,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投入了感情而非金钱。我感激他们还来不及呢。”
对于修鞋匠而言,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和快乐的空间。所以他才有自己独有的生命色彩,在感到慰藉的同时,也感到了生活的充实与
来源:三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