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梦娜袜业坚持两条腿走路稳定增长

梦娜袜业坚持两条腿走路稳定增长

"这么大的经济危机对我们不可能没有影响,但影响并不深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客户的订单时间缩短了,原来半年订一次货,现在就订三个月了。""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今年国内市场预计能增长30%左右。"

  "这么大的经济危机对我们不可能没有影响,但影响并不深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客户的订单时间缩短了,原来半年订一次货,现在就订三个月了。""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我们今年国内市场预计能增长30%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梦娜袜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从2005年底就开始主动调整,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行发展,坚持"两条腿路线"不动摇。 

  这可从"梦娜袜业"的销售网络布局中窥见一斑: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专业公司,在国内各省市设有168个销售总代理、32个销售分公司、163家专卖店,在美国纽约、意大利米兰、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均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并拥有一支76人的专业外销队伍,这些人都会说一种或几种外语。 

  应"市"而行1994年,当时已经替台湾老板代销多年袜子的宗谷音感到市场形势的变化,意识到靠支个小摊卖袜子已经没有太多的前途,而当时生产厂家基本还是空白,于是,他和当时在汕头做蕾丝花边生意的堂兄宗承英一起在义乌投资了230万美元,引进意大利罗纳地产袜机78台,成立了一个小型袜子生产企业。 

  现在,当"梦娜袜业"的员工谈起这件事时,无不感到庆幸。宗谷音的侄子宗科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叔叔)当年在义乌第一个办起了袜子生产厂,有了自己的产品,否则今天他们将仍然和义乌倒买倒卖的商人们一样,难以将企业做大。"2000年我们又买了200多亩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宗科平说。 

  2006年,正当"梦娜袜业"的发展顺风顺水之时,宗谷音就已经明显感到了外销市场的风云莫测。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受到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梦娜袜业"早就通过了世界零售业巨头KNART、沃尔玛的详细调查,还有美国CSCC认证和WRAP认证和欧洲的M/S认证等护身符,但宗谷音还是郑重提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比例务必保持均衡。 

  与此同时,在战略既定之后,一直在市场中打拼的宗谷音并没有教条地遵循,而是采取了灵活的措施。"国内国外1∶1的比例最好,但国外的大客户都是优质客户,我们是做市场的,有单当然要接。"宗谷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外市场发展了,但我们并没有放松国内市场,无论是渠道、品牌,我们都投入了很大精力。" 

  也许,正是这种建立在务实基础上的战略,使"梦娜袜业"可以冷静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实现平稳发展。2007年,梦娜袜业的销售额近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销为7300万美元。 

  宗谷音告诉本报记者,2007年开始,公司已预计到次贷危机可能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已经逐渐将出口市场转向欧洲。"目前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公司已决定更多开拓国内市场,逐步提高内销份额。" 

  市场无处不在。受到管理层中海归派的影响,宗谷音意识到,市场的本质是一种机制,它存在于企业之外,也存在于企业之内。因此,他在管理中逐渐引入一些市场化的方法,以提高质量,降低损耗。 

  比如,目前梦娜有7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被划为一个单独核算单位。每次订单来了之后,计划部会根据订单的交期、型号来排计划,由符合条件的生产单位竞争,谁在保证统一质量的同时,能出最低的价格,谁就能拿到订单。同时,为了节省成本,原料仍然由梦娜统一采购,再按进价卖给每个工厂。为了避免某个工厂独家拥有某种设备,梦娜将同样的设备至少安排在两条生产线上。对于厂长而言,不仅要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拿下订单,还要兼顾质量和工作强度、工人的工资等事务,以免工人流失。 

  应"势"而动在外人看来,16岁就开始创业的宗谷音,似乎一直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每一步都走对了。然而,在熟悉他的人看来,这主要是因为他总能把自己的命运与选择,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相结合,借国家之势,成企业之功。 

  其中,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搭上了奥运快班车。 

  从1994年到2003年,"梦娜袜业"和其他制造企业一样,悠然地过着"机器24小时都开着、生产赶不上订单"的生活。但到了2004年,随着成本逐年上升,品牌的短板愈发明显。此时的宗谷音,悄悄地把目光盯上了奥运会。 

  宗谷音一边揣着"奥运经济是块大蛋糕,商机无限"的想法,一边兴冲冲地来到北京奥组委洽谈合作。即使当他被告知"袜子企业作为独家供应商、在奥运史上没有先例"后,宗谷音仍然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地参加北京奥组委的会议和活动,抓住一切机会推介梦娜,不断地表达想与北京奥组委合作的强烈愿望。 

  也许是被他的诚心所打动,也许是因为梦娜过硬的质量,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美国环球服装生产社会责任组织等权威认证打动了北京奥组委。2006年3月1日,奥运袜类独家供应商的签约仪式在北京饭店举行,在400多位嘉宾的注视下,宗谷音宣布,梦娜不仅成为本地唯一一家获得奥运产品独家供应商的企业,更是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家袜类供应商。 

  从此,"梦娜袜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成为奥运产品独家供应商后,"梦娜袜业"又投入300多万元独家冠名了奥运倒计时两周年晚会,之后又成为NBA、迪士尼袜类产品中国区指定授权商。 

  效果立竿见影,2006年上半年,"梦娜袜业"在国内的销售收入就已经翻倍。奥运带给"梦娜袜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扭转了渠道结构。目前国内袜子的渠道有4种业态--批发、大型超市、商场和专卖店,原来梦娜国内销售额的95%是靠批发和大型超市。现在,"梦娜袜业"不仅将专卖店开遍全国,还在纽约百老汇1400号的顶层租了办公室,专门服务美国经销商。 

  渠道日益多元化、品牌得到有力提升,这些都为"梦娜袜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这家全球产能最大、连续6年出口额排在第一阵营的袜业企业又有动作:借资本市场之势,实现企业再次升级。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¹梦娜袜业¹为何选择这时借资本市场之势,谋升级之举?"面对记者的疑问,宗谷音说,"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发展,现在,企业内部已经按要求完成改制。况且,从通过审批到正式挂牌还需要相当的时间,我想,到那时的市场情形已经有好转了。" 

  也许,这一次,他又对了。 


 


来源:光明网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