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棉纺织业基础薄弱, 据国际纺联统计,2008年非洲有统计环锭数为556.5万锭,转杯纺为17万头,无梭织机1.5万台,有梭织机6.1万台。除了设备数量有限外,非洲棉纺业分布也十分分散,其中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埃及,拥有环锭纺183万锭,转杯纺1.5万头,无梭织机3800台,有梭织机1400台;而其他国家的棉纺产能都在50万锭以下。
非洲主要国家生产能力一览表
环锭纺(万头)转杯纺(万头)无梭织机(万台)有梭织机(万台)
埃及1831.50.40.1
阿尔及利亚300.40.20.8
摩洛哥454.00.20.4
埃塞俄比亚200.50.050.3
尼日利亚501.50.20.9
苏丹402.0--1.0
坦桑尼亚40--0.020.5
合计4089.91.074.0
主要国家特点
埃及:产业链较完整。埃及拥有较为完整的垂直集成纺织工业。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物和成衣生产,整个生产流程均可在埃及国内完成。埃及至今已形成粗斜纹棉布生产和粗棉纱进口两个棉纺织工业群。埃及纺织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位居第二,本土工厂约1000家。由于国内生产能力有限,埃及需要从土耳其及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纱线和成品织物。
埃及能源优势明显,且价格低廉,人力资源价格也非常低廉。政府的培训措施使纺织行业工人的能力不断提高,技术也很娴熟。埃及长绒棉和超长绒棉的年均产量占全球比例高达35%。埃及纺织产品生产占全国整个工业的25%,其中,家纺制品占12%,棉纱占8%,剩下的5%则为其他棉织物和纺织品。
突尼斯:欧洲是主要市场。突尼斯拥有2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业比重占全部工业的37%。突尼斯纺织服装业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为36%,居制造业出口的第二位,其中服装出口占行业出口的88%。欧洲是突尼斯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占出口的比重为97%。
{page_break}
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逐年增长
总体来讲,我国进出口非洲的棉纺织贸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对非洲的出口金额增长较为明显。
我国进口非洲棉纺织品情况
2006200720082009
棉纱线 数量(万吨)0.140.090.040.05
占比(%)0.150.10.050.05
棉织物数量(亿米)0.000970.001510.000810.00416
占比(%)0.00650.01090.00730.0448
我国出口非洲棉纺织品情况
2006200720082009
棉纱线 数量(万吨)0.471.371.1312.11
占比(%)0.822.352.0622.54
棉织物数量(亿米)13.4616.7419.9819.13
占比(%)62.7662.4667.3265.55
下表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我国进口非洲棉纺织品金额增加比较明显,因基数较低的缘故,各月累计同比均超过300%,单月出口金额也在逐月增长;我国对非洲的出口金额各月累计同比也呈现两位数增长。
2010年上半年我国与非洲棉纺织品进出口金额情况
1~2月1~3月1~4月1~5月
出口金额(万美元)32281475656726289056
同比(%)23.1910.5613.7619.8
进口金额(万美元)4384109184
同比(%)323.8553.25331.16371.12
33个零关税国家中非洲占79%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对已与我国完成换文的33个最不发达国家原产的4762个税目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约占全部税则税目的60%,其中包括纺织品、服装制成品两大类,所涉及到的非洲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贝宁、莫桑比克、苏丹、坦桑尼亚、中非共和国等26个国家。
来源:第一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