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高污染行业的无奈

高污染行业的无奈

 什么是二类水?即经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净化处理,其水质就可供生活饮用的水。简单点说,就是可以作为饮用水源的水。

  钱塘江流经常山总共46.6公里,在招贤镇出境。就在上个月,常山县环保部门对江水出境口――招贤断面取样检测,结果显示,25项检测指标全部达到二类水标准。


  什么是二类水?即经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净化处理,其水质就可供生活饮用的水。简单点说,就是可以作为饮用水源的水。


  作为钱塘江源头流域、全省重要生态屏障,常山多年出境水质保持三类水标准以上,并一直努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在全省保持领先。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常山人选择“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打响了二类水保卫战……


  一道环保关,挡住40多亿元项目


  向高污染行业宣战


  浙江常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浙江省常山棉纺织厂,它曾是金华地区纺织企业中的3家省级重点企业之一,国家中二型企业。


  在这里,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厂房格外醒目,8月18日,笔者走进车间,企业副总经理张毅介绍,生产流水线关键工序均已采用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技术装备,其余工序纺纱设备也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生产厂房、纺纱技术装备及工艺布局在浙江省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但细看一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残缺”的企业――没有印染车间。


  1981年进厂的张毅说,“常山纺织”作为目前国内色纺纱生产规模较大、花色品种比较齐全的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多种主导产品附加值高,品质丝毫不亚于华孚、百隆等业内上市公司,并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只是企业生产规模虽有扩张,但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却很难。


  张毅颇无奈地说,目前“常山纺织”主要生产的色纺纱,印染是其生产必需的前置工序,国家及省里对其准入条件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也并非一定能上马,因为常山地处钱江源头,县里对一些高污染行业进入慎之又慎,“口子”始终打不开。


  自己无法印染,就要到外地,这道槛就“卡了脖子”:现在企业都是运到宁波、上虞等地印染。以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每年至少有6000吨原料需要印染,每吨原料的印染费9000元,估计销售利润率为10%,仅此一项企业每年就要被“掏走”近600万元的利润;来回两趟的运费和装卸费每吨大约为650元,其中还有50%棉网因货物膨松,1吨货物费用要按2吨计,算下来这一年花费大概在700万元左右。{page_break}


  这些都是算得到的费用,憋气的是印染周期至少需要一周,在生产旺季时,拖上半个月根本不稀奇。这样,有的单子要用空运,有的订单延期,损失只能由企业“埋单”。像去年有单生意就被客户索赔70万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还赔了50万元。去年这方面的直接损失在100万元以上,这还不算客户流失、取消订单造成产品积压带来的损失……这样一笔笔加起来,“常纺”每年要多出近1000万元的生产成本,而企业的利润率仅4.5%,2010年全年的利润也才700多万元。


  “这几年我们可‘得罪’了不少企业和客商哪。”常山县环保局负责人也表示,常山逐年提高项目的准入门槛,尤其是2009年县工业投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机制实施后,有65个总投资40多亿元项目被挡在了“门外”,不符合产业政策、布局,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来常山都受到了严格限制。


  一关一治间,损失10亿元


  自断支柱觅生途


  走进距离常山县城4公里的县化工园区,顺达化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内的马达轰鸣声,隔着很远也能听见。公司负责人江涛正在核算近两个月来的费用,准备向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申报资金补助。


  “每个月光电费就要3万元。”江涛告诉笔者,他们公司是由县里在化工园区整治中投资建立的,2008年11月试运行,主要是对化工园区内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预处理,消除有毒物质和大部分有机物后,再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而这一污水处理公司投入使用的近3年间,已累计处理化工污水10万吨,每年的运行费用需100多万元,目前从企业收缴的治污费80万元,余下的都由开发区补助。


  这还不算,园区内各企业的污水被要求尽量回收处理,而必须排放的在进入处理厂前,先要达到预处理要求。笔者跟随江涛来到浙江爱科化工有限公司看到,从蒸发冷凝水、稀酸到尾气等整个污染回收处理系统得到了全面优化改造,4个地下污水池被改成池中池、地上池后,防渗、反腐和密闭性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池边只要有一滴漏液,都可以直接看见。江涛介绍,县组织了大批人马,逐家企业分析、每个车间现场勘察、一条条生产线会诊,多次对整治实施方案论证和修订完善,对保留的生产线进行改造。


  化工产业曾是常山的支柱产业,其产值最高时一度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强,此后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县里严格控制,到2007年,化工园区内仍有2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24亿元,实缴税利6330万元,从业人员1935人。这对常山来说仍是“金蛋”。


  2008年,根据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要求,常山化工园区被要求整治。省政府正式批复常山关停22条生产线,余下生产线进行整治。常山主动加压,县财政投入7800万元,一口气关停了30条生产线。园区最终只剩有五六家企业。


  而今,站在园区内显得较为冷清,走进工厂内少见有工人和车辆,不少厂区内更是杂草丛生。“说不定我明天就可能会下岗。”江涛笑着说,最终这些企业也要逐步被取代。


  其实,常山还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告别石煤烧石灰小土窑的县,也是钱塘江流域第一个全面告别土法生产石灰的县。这背后是年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的巨大牺牲:石灰、石灰钙、石煤等的产值,运输业损失,轻钙和水泥生产损失。此外,关停企业的2000多就业人员还得另谋生路……


  对还属于吃饭财政的常山县来说,这需要莫大勇气。关停污染源,减少税收,县财政还要出资补偿群众、后续治理,一来一往直接损失有10亿元。而2010年,常山地方财政年收入才4.5亿元。


  生态好了,生活也一定会好


  生态富民前路长


  驱车40公里,笔者来到了常山县最偏远乡镇新桥乡的坞石坑村, 进村时,正巧 “绿屏农家” 农家乐老板黄永富从县里参加农家乐经营培训班回来。


  在办农家乐之前,他和当地许多农民一样,做的是用毛竹做腌料造土纸的行当。新桥乡盛产毛竹,用其做腌料造土纸的历史已有数百年。前些年,全乡星罗棋布着392个竹料腌塘,容积达到2.3万立方米。脑子活络的黄永富不仅自家有腌塘,还承包了邻村的好几个,一年出产腌料50万斤,能赚10多万元。


  可腌塘对水质的破坏同样触目惊心。“腌塘放水时,离溪边百米依然臭气熏天,溪里不光鱼虾没了影,连石头都变成焦黄焦黄的。”为保源头清水,2005年底,该县痛下决心对竹料腌塘说“不”,并一年之中关停了所有腌塘。{page_break}


  腌塘关闭后,当地政府开始千方百计另辟富民路。黄永富就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办起了“绿屏农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进村道路不便,县里、乡里连着修了三次,不但硬化到户,还建起了游步道、观光桥;手机打不出去,信号塔建到了村后的山上;电压不足,一台30千伏的变压器,换成了50千伏和80千伏的两台,原来年三十连电视都没法看,现在空调、冰箱等“大件”纷纷进了农家……事实上,为打造“桃花源”,当地政府仅在坞石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就投入了不下300万元。


  为了致富农民,当地政府的努力也一直未停止过,根据生态特色,千方百计发展毛竹加工、高山蔬菜、来料加工等。这些努力,常山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中,但因基础差、受限多,新桥农民增收的步子虽然迈得大,但绝对值依然偏少。2010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5393元,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沿河不能有大型养殖业、制造业环保门槛偏高、生态功能区开发受限……在常山,想创业需要另辟蹊径。 如何带领常山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创富路子?常山县在去年提出了“生态富民”的思路,就是要把生态优势化为富民优势,一系列规划、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然而要把生态优势化为富民优势,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前面的路还很长。


  从县城往西北方向,沿江而上,到与开化县交界的何家乡,这一带没有工业企业,生态很好,常山县从这里破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建设两区三园,发展创意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如今,这里已规划了胡柚、山茶油、食用菌三大主题公园和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三园规划面积14.7万亩,涉及近10万农民。其中,755亩的常山县食用菌文化园里,规划有工厂化生产示范区、食用菌精深加工区、菌文化创意休闲区和山野觅菌体验区,建成后将是一个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一体化的食用菌科技文化博览园。位于园内东北部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已建成食用菌研发中心大楼和27500平方米的厂房,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也基本建设完毕。


  如今,常山农民的创业形态多样。他们发展农家乐,组织白鹭文化节,为观光休闲的游客表演,有的为农家乐提供表演用的打谷机、风车等传统农具,并向游客出售农家传统用的草鞋、蓑衣等纪念品。“环境好了,生意会好,生活也一定会好。”黄永富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