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中美服装论坛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服装在全球服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中国服装行业虽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本土知名品牌,但从总体来看, 国内的高端服装品牌市场仍然被国际顶级品牌占领,而且国际二线、三线品牌进入中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中国服装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品牌国际化挑战。为此中国开拓国际市场以美国为首召开了“2011中美服装品牌合作发展研讨会”会议,会议就五大方面分析了国内国际市场特点,分别指明了未来中国服装工业品牌国际化基本的道路。
第一大方面分析了中国服装品牌如何通过并购美国服装品牌而进入美国市场。
根据现状:近年来并购之风日渐盛行以及中国优秀品牌在海外开店,这两方面开启了中国服装企业从“贴牌”到“创牌”的国际市场战略布局,也开启了中国服装企业走出去主动开发国际市场的真诚与能力。中国服装企业走出去主动开发国际市场以美国为首。同时美国服装品牌也急需打开中国这一庞大的市场。但由于政策限制,金融危机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中国服装行业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服装产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通过加强中美服装品牌合作,有利中国企业更准确把握美国市场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美国服装品牌也能进一步了解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相关政策,拓宽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扩大品牌效应,推动贸易双方的紧密对接,实现共赢。加强中美服装品牌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虎门服装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推动虎门服装进入美国服装品牌的供应链条,扩展海内外市场,实现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希望美国服装品牌企业能加强与虎门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虎门服装品牌,以美国服装品牌的合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共通。
第二大方面是我国商务部在外贸形势以及政策管理方面的认识及未来的思路。
我国纺织现状:纺织业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涉及到两千万人的就业。今年以来,外贸形式比较喜人。然而当前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人民币汇率上升,国际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的种种不利因素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从深层次分析,我纺织品服装贸易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内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面临如下三大挑战:
挑战之一是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挑战之二是传统优势减少。挑战之三是我过出口扩大空间日益受到挑战。我过纺织品服装贸易长期形成的低成本高速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积极转型升级才能使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由大到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page_break}
针对上面三大挑战从商务部外贸司角度分析到,以上市场要求外贸部完成三大任务。其一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其二力求贸易基本平衡;其三提升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对我们要求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外贸出口的效益,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加快外贸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着力推动我国外贸由大到强。具体的通过以下六大方面来实现。
第一从纺织品服装的角度,培育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为加快提升外贸发展质量水平我们将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发挥好市场基础性作用,通过五到十年的艰苦培育,在全国形成一批进出口带动效益强,产业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龙头企业作用突出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包括纺织品服装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为外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是鼓励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着力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以OEM为主,整体附加值低得情况,鼓励企业加大设计和研发的投入,不断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改造传统纺织品工艺,实现由OEM到ODM的转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立一批有一定影响力,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推动外向型程度高产业集群效益明显的地区,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共设计平台,引进国际设计资源为企业提供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服务。第三是打造各类国际商务平台,为帮助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延长供应链和贸易链,改变目前以代工为主的局面,将支持引导企业利用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国际经贸展会。海外营销展示中心等多种国际商务平台,建立营销网络,增加贸易机会。第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严把质量关。第五是加强双边交流,化解贸易摩擦。第六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在行业自律、业界交流、境内外展会、产品设计与产品促进、示范基地的建设、国际质量检测体系和社会责任标准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引导全行业积极转变经营模式适应最新的形式。
第三大方面是针对品牌的发展、品牌的合作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品牌的发展,即品牌的产业升级,实际上表现的是品牌服饰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其中的结构调整指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外销、内销两个机构调整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发展,也随着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的冲击,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市场的结构发生一个持续的变化,出口的市场在整个纺织结构中在逐渐变小,这个结构说明中国市场本身是我们整个纺织服装结构发展最主要的市场。第二个是纺织服装产业三大领域的结构。整个纺织链分成服装用、家用、产用等三大纺织品领域。第三个是关于企业效益增长的结构。中国纺织服装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入世有三个重要阶段:纺织服装产业配套阶段,产业配套使得我们中国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纺织服装发展活力阶段,我们现在是民营经济主导,国有成分不到4%;纺织服装市场效益向好企业集中阶段,三分之一的企业占据了行业98%的市场份额,最好的7%的企业占据了行业31%的份额。 {page_break}
针对以上三方面结构调整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通过思考总结出应该从: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大战略方面进行改革。并把“这四大战略”作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服装品牌方面,中国的企业可以从国外的服装企业得到一些借鉴,不过,国外企业的发展经历,不是完全适合我们国内的企业进行模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互动,资源互补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联姻,这是我们国内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一个最大转变,可以预见,未来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将围绕着科技创新、人才对接、资本运营、渠道拓展、文化融合等,这些合作我们希望成为一种有质量的合作,质量的增长绝不仅仅是渠道的拓展,资本的增加,应该是基于一种共赢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合,可持续的发展。国际市场的消费格局,正朝着个性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零售业企业,都是在标新立异,所以我们所追求的简单的购并一些品牌绝不是目的,而是要最大程度的整合资源。自主品牌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发展规律,一方面要学习国外经验。应该探讨合作模式的创新,除了购并以外,我们也可以在合作经营等方面做一些探索。
第四大方面是针对中国品牌如何进行国际化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四大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国外品牌的发展,探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以及虎门镇,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我们得出:要想突出品牌的包围,走向国际,只有建立品牌集群,建立区域品牌,培育品牌生态,按照国际品牌的发展规律逐步的建立虎门的国际品牌,形成这样的品牌集群以后,就实现了虎门的区域品牌。得出了区域品牌应该是品牌的集群结论的观点。
目前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四大驱动力分析:1、市场需求驱动力。目前中国的品牌李宁、安踏、劲霸等等,发展比较快但是仍然还比较小。 在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上品牌的四要素这方面我们有欠缺,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针对这四要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建立行业服务平台,加强行业标准的研究化制定,推行检测网络的发行,召开一系列的会议,但是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仍然有待加强。2、品牌的竞争力方面,我们品牌的竞争力仍然不强。中国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青睐于国际品牌。中国人很少想国内有没有可以和其对等的品牌。我们徘徊在中低档,低价格等残酷的竞争,没有在创新设计上进一步的提升。竞争驱动力是不足的。3、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驱动力。中国已经不是搞不搞品牌的问题,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一定是品牌。所以这个趋势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共赢合作,探讨品牌经营模式,中国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是我们品牌发展驱动力最强有力的来源。4、资本的推动力,美元的持续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TPD的一些协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购买国外品牌,这是一种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我们接受国际的品牌进入中国,同时我们要鼓励中国的品牌走向国际,这也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一部分。
品牌国际化的五大阻力:1、质量和创新的阻力。中国在质量,对质量的认识以及对创新这种真正的投入还是非常不足的,很多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抄袭别人的东西,来寻求捷径,实际上今后已经行不通了,如果我们今后的服装品牌企业不战胜这个阻力的话,我们很难和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同台竞争。2、文化的阻力。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美德是不是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的品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没有被国外的消费者所接受?这是我们巨大的挑战。中国的消费者很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但是国外的人有没有以用中国的纺织品与品牌为荣,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很多的,耳熟能详的著名的品牌,比方说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缝纫机等等,都已经消失了。那么我们中国民族的品牌在哪里?我们要向谁学?所以,中国的文化,历史文化在国际化和传承到国外的消费者的过程中,是我们构成的一大阻力。3、国际地位影响力。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已经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毋庸置疑。但是“中国将来要不搞品牌会受人欺负”,所有的问题都会受到世界的指责。我们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但是相应的认可度没有提升,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4、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步伐滞后。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很多奇迹,有很多文化程度也不高,学历也不太高的老板迅速发家成为大老板。但是他们的意识和对公司管理以及运作资本这方面知识相对欠缺,紧接着富二代跟上,但是国际化要求用国际化的语言,来在国际的舞台上发挥作用。我们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些企业家能否国际化,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否带领着他所在的企业进军国际。5、对品牌的认识和管理。过去我们认为品牌就是找几个形象代言人,让美女们穿上鲜艳的服装,让明星们拿上消费品来引导消费,但是我们对文化内涵,对品牌的内涵,对品牌的理解,对品牌的管理相对滞后,所以造成没有出现国际品牌。这就是我们国际品牌培育速度过慢的一个问题。 {page_break}
本土品牌国际化主要从有四个方面:一、本土品牌的培育,我们强调本土品牌国际化,但是我们是否要首先考虑本土品牌本土化。我们首先要推出几个在国内能和国际著名品牌相抗衡的中国民族的品牌,如果在国内都没办法和国际品牌相抗衡的话,那到国际市场就肯定不能和他们抗衡,所以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首先是要国内市场竞争,我们不可能把国际著名品牌赶出中国。我们也不可能号召全民不买LV,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和他们同样的品牌和他们竞争,这是我们基本的第一个方面。二、规模化和差异化。所谓的规模化,是指有一定经济增量的,达到一定的经济量的品牌才能称之为强大的品牌。所以在差异化和规模化的掌握上,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土,首先和别人不同 ,寻找不同,然后在个性化,差异化方面发展。还有就是锁定消费群体,占领高端市场,要中国的高端消费者能够获得差异化的心理安慰。三、质量与设计。很多纺织工业先进的技术,非常好的创新理念以及发明创造,没有完全传承到了服装的品牌中去。我们发现很多纺织工业所制造的价值,潜在的价值没有被下游认可。作为质量设计和传承推出吊牌,高科技含量通过吊牌传承到下游,传承到消费者中去。所以吊牌是纺织品面料美丽的外衣,和高档的化妆品,要装扮面料的传承的过程。四、资本的争议。品牌是价值链,品牌是国际合作,品牌还是资本支撑。归根到底,品牌经济是价值链的竞争,也是供用链的竞争,需要强大的资本。我相信未来的30年,中国的中央政府一定会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中国品牌的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专门成立了品牌领导小组,来研究和制定政府支持服装品牌走出去,支持中国品牌壮大和发展的政策。
第五大方面是中外品牌合作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问题。
中外合作是必要的,合作过程中规避风险也是必要的。风险规避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在中国企业当中,传统思维的转变比较难,应该主要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个方面进行。
国内市场主要分两部分,一个就是品牌经营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品牌设计合作问题。
以前在国内我们所说的品牌经营,指的品牌就是经营。还有品牌特许经营在中国一直做不好。在国际品牌特许经营这件事上以后要吸取经验教训、理性选择、长期合作、慎重部署、自我保护。
第二个在国内市场中品牌设计合作方面,要学会引进国际品牌、国际人才、学会整合国际资源。
引入国际人才要考虑知道你要什么,国际设计人才能做什么,和我们自己团队能做什么。特别是国际人才能做什么,其实也要关心他不能做什么。所以我们和国外合作当中,更多的合作应该趋向于软实力方面的合作,而不是硬实力方面的合作。需要向国外学习,要尊重知识,尊重智慧,尊重软实力。 {page_break}
思维的转变:从被动经营转向主动经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建立自己的产品组合,就是你要建立你自己的设计团队,要做出自己的产品来。第二条就是如果有了你的产品组合,甚至于用了你自己的品牌的话,你走到国际市场当中去,中外合作就可以建立中方企业的品牌,和中方企业的产品优势,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走向国际市场,就是把自己的品牌达到国际市场去。
除此之外风险规避要要和专业的机构进行合作,专业机构,他们懂得不仅仅是外语,还懂的是外国的文化。专业的机构可以来完成事前的准备和调查,事中的协调和沟通,事后的调节和协商。需要专业化的机构,专业化的咨询顾问机构,专业化的法律机构,专业化的调查机构,都需要这方面的合作。所以利用专业化的机构是国际合作的重要问题,要有效利用。这是风险规避中重要的一点。今后服装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特色竞争,产品开发和品牌营销是关键,而我们还缺乏足够经验,必须借鉴国际力量。无论针对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要把自己放在主动位置上,要从思维上进行突破,要学会从乙方的思维变成甲方的思维。中外合作的重点是软体方面,所以要尊重知识,尊重智慧,尊重人才。针对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现状,聘请专业化的顾问机构是重要的风险规避。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来源: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