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滨海新时代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向滨海新时代

  在温州的东部,一块改革创业的热土吸引着全国投资者的目光。这就是国家级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这座经济新区已成为温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投资区域。

  在温州的东部,一块改革创业的热土吸引着全国投资者的目光。这就是国家级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这座经济新区已成为温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投资区域。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零起步、从小到大,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现辖国家级状蒲园区(委托高新区管理)、滨海园区、金海(丁山)园区和天成垦区,委托管理4个街道,现辖面积95平方公里,随着瓯飞工程的开拓,区域规划总面积将近120平方公里。


  从过去的状蒲园区到现在的滨海新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舞台越来越靠近大海,伴随着滨海时代的到来,面朝大海的这份契机将越来越凸显它的价值和荣耀。


  “十二五”期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温州市委、市政府“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建设和打造都市型功能区的战略部署,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着力实施“产业兴区、海洋经济、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城市化推进”五大战略,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围绕做大做强产业,做好做优环境,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容改造,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水平,重点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打造一批集聚园区,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滨海新区。


  产业兴区再次腾飞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在于产业,潜力、希望和出路也在于产业。开发区确立“产业兴区”的战略地位,将“做强二产”和“做优三产”作为“产业兴区”的两大重点,以滨海园区、金海园区、天成垦区等产业园为集聚平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发挥“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的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开发区产业综合竞争力。


  2011年,开发区实现GDP属地163亿元,在地13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属地463亿元,在地384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同比增长64%,投资率超100%。完成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外贸出口1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开发区坚持大项目带动,今年引进总投资2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17个,以汇润机电为代表的滨海一道19个工业项目基本竣工,以博德包装为代表的8家企业集体开工投产。


  开发区以转型发展主线,构建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凸显温州科学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地位,引领温州产业加快升级。


  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开发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等五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五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


  根据在建和引进的五大战略新兴产业项目情况,开发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2020”工程,即培育发展20家产值2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