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微电影营销受普拉达等奢侈品大牌钟爱

微电影营销受普拉达等奢侈品大牌钟爱

在2012年戛纳电影节期间,奢侈品牌普拉达 (Prada) 推出了一部微电影《心理治疗》,颇有上个世纪70年代风格。动态的影像配合上音效,会给人更强烈的直观感受,微电影的品质超过普通的广告片,可看性也更高。。

  在2012年戛纳电影节期间,奢侈品牌普拉达 (Prada) 也凑起了热闹,推出了一部微电影。即使在电影节上只有三分半钟的“亮相”,普拉达请来的都是名导演和名演员。这部颇有上个世纪70年代风格的微电影叫做《心理治疗》,导演是电影《钢琴师》的导演罗曼·雷蒙德·波兰斯基,片中的两位演员是“老戏骨”海伦娜·伯翰·卡特与本·金斯利,分别出演心理医生和病人。常演疯婆子的海伦娜·伯翰·卡特这次在微电影中出演一位有着心理疾病却打扮华美的贵妇,她靠父亲遗留的财产而生活富足,却总认为这笔财产对自己的生活是一个诅咒,正当她来到心理治疗师这里倾诉的时候,由本·金斯利饰演的心理医生却分神被她身上的一袭长袍所吸引,而后短片幽默地打出一行标语:普拉达适合每个人。老戏骨们细腻入微的演技加之海伦娜·伯翰·卡特一身精致的装扮,让每一个人都难挡普拉达的魅力。


  奢侈品牌的电影梦


  事实上,在拍摄微电影方面,普拉达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在此之前,路易威登(LV)、卡地亚(Cartier)等品牌都已经通过微电影展现过自己。


  比普拉达早几个月,卡地亚发布了品牌165周年史诗微电影《卡地亚奥德赛》。短片中,原本在橱窗中的猎豹珠宝突然幻化成真的猎豹,从冰天雪地的巴黎出发,展开穿梭之旅:中国的长城和巨龙,印度的神秘花园,俄罗斯的奢华宫廷依次出现,一连串幻境与现实的交替后,猎豹跃上一架冒险家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设计的飞行器,最终回到如诗如歌的巴黎,携同佳人归隐红盒之中,短短三分半钟,道尽卡地亚165年的历史精髓。


  路易威登同样热衷运用微电影为自身宣传造势。由于旅行一直是其所推崇的生活方式,因此品牌坚持用自己的时尚态度审视着每一片风景。如今,在路上行走多年的路易威登要用自己的旅行见闻,在各大城市拍摄微电影,将这些“大城故事”娓娓道来。其中香港是全球名城电影系列的第一章。这部名为《当香港是一个女人》的微电影邀请到了8位有代表性的中国女性,穿行在繁华的香港之城——一个现代而年轻、兼并古典韵味的城市,感觉神似王家卫的《2046》。这部影片让大家看到的是性感而朦胧的香港,不那么锋芒毕露,更加平静而深邃。


  当然,路易威登自然不会放弃戛纳电影节这个大好的平台,继普拉达之后,路易威登也在电影节推出了微电影《秀场时尚日记+巴黎罗曼史》。与普拉达的纯电影风格不同,路易威登推出的作品更像是纪录片加电影的综合体。影片中很多画面是2012年秋冬巴黎时装周期间,在路易威登女装秀场拍摄的视频日记。而另一部分画面是向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的作品《蔑视》致敬,展开一段漂亮女孩与坏男孩的罗曼史。秀场日记加上爱情故事,这样的微电影可谓别出心裁。


  顶级奢华、尊荣享受的代名词——路易十三大香槟干邑也刚刚曝光了微电影《遭遇》,该片由法国知名导演塞巴斯蒂安·斯皮茨编剧、执导。浪漫唯美的画面中,故事情节始于一段咖啡馆里的美丽神秘邂逅。为续情缘,女主角依照男主角留下的神秘邀请函,按图索骥,最终来到路易十三品鉴晚宴,两人再次相遇。透过画面与音乐展现了路易十三的细致高雅与珍稀尊宠。




{page_break}


  微电影营销接受度高


  过去,奢侈品形象更多地通过时尚杂志的平面广告大片来传递,时尚摄影师始终是时尚界的重要角色,他们懂得怎么把产品和品牌融入到人们熟悉的影像作品中,以塑造品牌形象。但现在,品牌们会更多留心那些能拍好微电影的导演了。


  平面大片虽然运用灯光、布景能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气氛,但毕竟只能表现出一个场景。而微电影不同,动态的影像配合上音效,会给人更强烈的直观感受。此外,传统的广告形式多是“填鸭式”的传播,受众易产生一种被强迫接受的反感。即便是比较新潮的“电影植入”也会由于“因为植入而植入”,不顾剧情发展,需要生硬插入商品标识而产生品牌宣传的反效果。但微电影则不同,好的微电影具有一定的情感诉求,能在短时间内激发人们积极情感并达到一种共鸣。微电影是让观众记住这个故事、这个场景,是在光和影的美妙配合下,不经意地让目标消费群记住这个品牌。


  参加了路易威登的微电影《当香港是一个女人》拍摄的时装作家王丽仪表示,当晚她花了好几个小时进行拍摄,若有所思地望着车窗外,然后打电话,尽诉心中情,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表情和动作,以及长长的一段对白,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电影里有一句广东话自白:‘在我内心, 其实你对我才是最重要……’不过, 片子最后删掉了‘重要’二字, 因为导演希望令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王丽仪说道。如此用心的拍摄,自然令微电影的品质超过普通的广告片,可看性也更高。


  兼顾艺术与生意


  具有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的企业无疑是适合微电影的,而大部分微电影也确实是以品牌为核心来讲故事。微电影更接近于广告与艺术的结合,正如电影一般,通过对一个故事进行艺术性的表达,来让观众体会和理解其中传递出的信息。它比传统方式传递的信息量更大,其传递的形式也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大品牌则希望通过微电影传达深层次的品牌精神。卡地亚全球总裁伯纳德·福纳斯曾表示:“《卡地亚奥德赛》是迈向梦想的邀请函,代表了我们追求梦想的坚定信念,分享与传承了我们的历史价值。”


  当然,作为高端品牌,在品牌传播上也需要格外谨慎,比如说内容制作质量上要严格把关,来匹配品牌的高端属性。比如卡地亚的微电影《卡地亚奥德赛》,由法国鬼才导演布鲁诺·阿维兰执导,集合全球顶尖创作团队打造画面及配乐,筹备拍摄历时两年,精心呈现以自然景色融合3D动画的磅礴场面。先后动用了三只猎豹拍摄,诠释卡地亚的灵魂象征,并有国际名模莎洛姆·哈罗出镜。卡地亚为影片耗费400万欧元,从内容到制作可与传统电影相媲美。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