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唐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褙子
宋朝流行一种叫褙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是长袖、腋下开衩(衣服前后襟不缝合),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 “好古存旧”。
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
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称“玉环绶” 。
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
右衽交领小袖上襦,长裙系于腰部以上
大袖衫
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
对襟大袖衫、披帛、长裙穿戴展示图
袆(huī)衣
皇后在受册封、朝会等重大的礼仪场合穿袆衣。袆衣是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连体式服装,用以象征女子在感情上的专一。与之相配套的是华美的九龙四凤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在冠的左右各有两个叶状饰物,称为博鬓或掩鬓。
戴龙凤珠翠冠、穿袆衣的皇后(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