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解读如何构建精益化的资产管理

解读如何构建精益化的资产管理

配网资产的“一线一卡”管理,不仅实现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也实现了配网资产的静态价值管理和动态实物出入管控的联动,使基层生产部门与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价值管理部门能因此实时查看到配电线路的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情况。

  轻点鼠标,一张配网线路价值走向图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上面分门别类地标注了这条线路的资本化日期、折旧后剩余价值,资产寿命年限。这样的便捷高效得益于绍兴公司对配网资产“一线一卡”的精益化管理。


  一一对应源于对资产管理的精益化追求


  配网资产作为供电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其数量庞大、点多面广,变动频繁,长期的粗放式管理,是企业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的“重灾区”。随着“三集五大”改革调整的深入到位,如何持续推进企业资产管理精益化,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成为供电企业集约化的重要课题。


  如何改造配网资产这个“重灾区”?从哪入手改造?用什么样的方法改造?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对绍兴供电公司的资产管理者们提出了挑战。2013年年初,该公司的资产管理者们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利用省公司部署配网资产清查工作的机会,在遵循国网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下,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理论基础,结合配电线路资产的生产管理特点,开展配网资产“一线一卡”的相关业务规范及操作流程的试点研究及应用。


  至此,一场由该公司财务部牵头、运维检修、配电运检等多部门联动的配网资产“一线一卡”的精益化管理工作在绍兴地区全面展开。


  成功重建源于环环相扣的制度保障


  面对2370配网线路纷繁庞杂的资产数据,如何在6个月时间内完成梳理重建?这是个不小的难题。对此,该公司建立了存量配电资产价值“一线一卡”拆分合并模型,通过制订配电线路资产“一线一卡”管理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界定并保障线路资产价值与线路资产的实物管理一一对应。


  “我们对配电线路资产的‘一线一卡’界定,指的是生产管理中的10千伏或20千伏的“主线路”(包括其下的各分支线路与联络线),在财务资产管理上只有一张资产卡片。”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莫晓明说,“这种一一对应的唯一性,就像一个人只能有一张身份证。财务上的每一张资产卡片,代表了生产管理上每条主体线路的价值及寿命。这更便于我们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数字依据,规避各种风险。”


  为了提高配网资产拆分合并的工作效率,该公司分四个阶段将资产拆分合并工作细化落实到各相关部门。首先,由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先协商确定配基准日期,梳理核对配网资产。其次,制订统一的卡片导入和数据填写模式,由生产部门人员先以配电线路为单位进行数据填写,再导入SAP系统生成资产空卡,同时财务人员导出老的资产卡片。再次,生产部门人员将老的资产卡片与现场实物进行核对,按实际情况将老卡片上的金额进行拆分,与新资产卡片建立对应关系。最后,财务人员按规则重新计算确定新资产卡片的资本化日期及剩余折旧年限,并在SAP系统中进行价值的传输,将资产价值从老资产卡片转移至新资产卡片。


  “四个阶段环环相扣,最终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项庞大的数据工程。”一位参与此项目人员由衷地感叹。


  据统计,此次配网资产“一线一卡”管理工程,共涉及绍兴全市范围2370多条配网线路,总长度约1.6万公里,资产总额约60亿元。


  业务与资产管理的融合源于自我提升


  “通过‘一线一卡’的精益化管理,使配网线路资产的业务管理与资产价值管理形成了融合统一。如今,无论是生产管理部门还是财务管理部门,只要在SAP系统中输入某条配网线路的资产编号,就既能看到这条线路在生产管理上的信息也能了解到其的资产价值与寿命。”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表示。


  绍兴公司将在配电线路“一线一卡”成功实施的经验和成果上,将配网资产的精益化研究推广到其它配电设备领域,以实现配网资产精益化管理的全覆盖,为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基础,为企业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