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劳资调处“快”字当先 破“信访不信法”怪圈

劳资调处“快”字当先 破“信访不信法”怪圈

在法制并不健全的现实中,劳资纠纷维权往往陷入一个怪圈:信访不信法。基层政府为了应对维稳考核,必须在重重压力之下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应对决策。受害者在艰难讨薪面前,则抓住基层政府这一“软肋”,往往表现出“信访不信法”的举动。

  岁末年初,高发的劳资纠纷再次逼近基层政府。


  广州市白云区开设春节前劳资纠纷绿色通道,为有争议的劳动者积极仲裁调处。2013年11月—12月,白云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处理62宗拖欠农民工案件,截至今年1月10日,该仲裁院又马不停蹄立案10宗劳资纠纷案件……一宗紧接一宗的案件考验着基层政府的处理能力。


  在广州市白云区,劳资纠纷与产业形态的联系明显,物流、皮具、家具、工程建设等领域欠薪历来多发。这些行业正成为白云区人社局重点监察的对象,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也在这些领域大力展开。


  目前,大量劳资纠纷案件倒逼着政府在处理纠纷中要有所作为。白云区人社局局长张强认为,政府应该站在劳资纠纷案件“最前线”,让服务贴着更近,调处更加快速,才能使政府成为劳资双方沟通的桥梁,才能为受害一方提供最大利益。


  现状绿色通道为劳资受害方保驾护航


  今年1月份,白云区某展柜厂的82名工人拿到共被拖欠的90多万元工资,员工代表黄先生对白云区人社局的快速表示感谢。


  黄先生所在的这家工厂工资支付极不规范,厂家多年来经营不善,其与员工约定,工厂不定时向工人转账部分工资,工人没有钱时可以借支现金,工人离职时结算余额数,并承诺付款日期,但到期也未能兑现。这成为82名工人向仲裁院申请仲裁的导火索。


  白云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院长赵淑吟告诉记者,案件在开庭一天后便作出裁决,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亦多次出面协调,最终这些工人拿到了满意的工资。


  记者了解到,黄先生等82名工人之所以能够快速取得满意结果,与白云区开通劳资纠纷处理绿色通道有着密切关系。


  这样的案例在岁末年初屡见不鲜。新春节各地压积劳资案件爆发成为具有国情特色的年关景象。


  最近,白云区仲裁院还受理了一宗10人申请劳动仲裁案件,申请者王先生等人请求某建筑公司支付拖欠工资67万多元,而且受害者还透露次日要坐火车回家过年。如此突发的案件如果启动司法程序,劳动者只能失望而归,调解成为最可能的途径。


  赵淑吟告诉记者,当晚仲裁院积极进行调解,建筑公司当晚同意先支付每人2000元工资,对其余工资达成调解协议。当晚,仲裁院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到了晚上10点制作出仲裁调解书送达给双方。


  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上旬,通过绿色通道解决的劳资案件已经多达82宗,涉及劳动者189人,金额175.51万元,这些案件均在15日内审理(调解)完毕。


  经验遵循“快速调处”规律


  作为拥有较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白云区,其妥当调处劳资纠纷案件一直遵循着“快速调处”规律。


  据白云区委维稳办统计,去年1至5月,全区共处理劳资纠纷1205起,在同比下降了17.21%的基础上,其中30人以上劳资纠纷案件还有45起(同比下降18.18%)。按照劳资纠纷处理经验,30人以上案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上升为群体性事件,因此“快速调处”显得极为重要。


  去年底,白云区某物流公司突然破产,员工刁小姐等124人申请仲裁,标的为110多万元。然而,当时物流公司的剩余资产不足以支付这些员工的工资,员工了解情况后情绪更为激动。于是,白云区快速安排员工选出维权代表、快速立案,庭后3天便作为裁决,要求物流公司支付工人90多万元工资及押金近20多万元。


  白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梁杰波深谙其中的逻辑关系,“调解必须快速进行,对话更应在第一时间建立”。梁队长告诉记者,一旦接到劳资纠纷举报,劳动监察大队马上派人与工人进行面对面、背对背说法和答疑。如果双方调解不畅,梁杰波会马上要求工人选派维权代表、计算相关拖欠工资后,马上将案件提交给仲裁庭。


  而当案件上升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白云区更是开辟出绿色通道,加密开庭频率,坚持“快立、快审、快调、快结”。去年11月和12月期间,仲裁院处理了62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案金额160多万元。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仲裁院裁决之快。


  与“快速调处”相比,白云区也在预防纠纷上花费不少力气。记者从白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了解到,印发了《对务工人员的温馨提示》、《对物业出租业主的温馨提示》以及举报投诉电话卡约24万份,能够让一线工人监督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工资发放情况,遏制拖欠工资和欠薪逃匿案的发生。


  去年10月下旬,白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举报,位于太和镇的某服饰公司计划搬迁,在停产阶段,拖欠110名工人工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马上介入,要求服饰公司限期支付工资,最后在10月底分两批支付了员工的工资。


  梁杰波告诉记者,政府“快速”介入,才可能将劳资纠纷进行最理想处理,同时也为劳动者争取最大的利益。


  破解“信访不信法”怪圈倒逼改革


  目前,从劳资纠纷可能导致为群体性事件而形成的倒逼机制,正促使政府出台关注外来打工者权益的改革。比如,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恶意欠薪纳入刑法中,规定了对恶意欠薪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目前,从劳资纠纷可能导致为群体性事件而形成的倒逼机制,正促使政府出台关注外来打工者权益的改革。比如,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恶意欠薪纳入刑法中,规定了对恶意欠薪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基层政府中,“信访不信法”怪圈则倒逼着政府站到劳资纠纷案件的“最前线”,以最大的诚意搭起沟通的桥梁。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