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78岁残疾老人8年缝制千余双棉鞋

78岁残疾老人8年缝制千余双棉鞋

  在嘉定菊园新区,有这样一位78岁的老人,虽身有残疾,但8年里缝制了1000余双棉鞋,送给社区里的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王玉英的善举感染了许多身边的人,她们也跟着一起学习做鞋。王玉英手上传递的,不仅是做鞋的技艺,更是那千针万线穿起的人与人之间互助解难、无私奉献的关爱之情。

  在嘉定菊园新区,有这样一位78岁的老人,虽身有残疾,但8年里缝制了1000余双棉鞋,送给社区里的困难家庭、独居老人。王玉英的善举感染了许多身边的人,她们也跟着一起学习做鞋。


  邻居说,在王玉英手上传递的,不仅是做鞋的技艺,更是那千针万线穿起的人与人之间互助解难、无私奉献的关爱之情。


  “穿着开心就是最好回报”


  在嘉定菊园新区泰宸社区见到王玉英时,她正在缝制棉鞋,客厅的角落里堆满了棉花、棉布等做鞋的材料,最近几个月缝制的100多双新棉鞋整齐地摆放在橱柜里。


  王玉英平时擅长做棉鞋,一开始,她只是多做几双送给左邻右舍,没想到,邻居都十分喜欢。2006年开始,她的手工棉鞋越做越多,在社区居委会的牵线搭桥下,这些“温暖牌”棉鞋带着老人的一片爱心,分送到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手中。 8年来,送出的棉鞋累计已达1000余双。


  王玉英的善举得到了社区里众多老人的称赞,老人们收了棉鞋想付钱,王玉英说什么也不肯要。于是,老人们有的送饼干,有的送蹄髈,表达心意,还有很多老人把家里一些布料较好但款式已不新的衣服送给王玉英做棉鞋材料,泰宸社区居委会李时音说,“不要小看这样的一来一往,对促进邻里关系非常有帮助,整个社区的邻里氛围也变得很好。”


  做鞋费时费力,还要自费买材料,但王玉英说,“他们穿着我做的鞋开心就是最好的回报。”


  手指戴顶针箍处现凹痕


  从剪样子、缝绒布鞋底,到鞋面和绒布鞋底缝好,再到与鞋底纳在一起,做一双棉鞋其实并不轻松。做每双鞋,针线都要在厚厚的鞋底上来回穿梭几十次。这1000余双鞋用千针万线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


  跟着王玉英学做棉鞋的顾阿姨说:“最吃力的就是纳鞋底,2厘米厚的鞋底,针戳进去,拔都拔不起来。刚开始跟着做鞋,差不多做了二三十双的时候,就颈椎酸疼,那个时候就觉得王玉英太不容易了!”


  拉过王玉英的右手,记者看到那个戴顶针箍的手指满是老茧,取下顶针箍,老人的手指上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环形凹痕。


  “有一次我也想尝试做做看,没想到一针也戳不进去。”李时音说,由于小时候出麻疹,王玉英左半身不太方便,但即便这样,她依然说:“我的右手能缝鞋啊,送给人家,人家穿得暖,心里也温暖,我就觉得开心。”


  老人的孩子见老人做鞋辛苦,也劝她“歇业”,但王玉英不愿停,不仅自己做,还希望能把做鞋的手艺能传下去。如今,泰宸社区以王玉英为主的“棉鞋奶奶”小团队已经发展到7位成员,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


  社区还专门成立了巧手睦邻点,每天都有志愿者来一起学习做鞋,送给社区里的困难家庭。每到春节的时候,“棉鞋奶奶”会把几个月缝制积攒好的“温暖牌”手工棉鞋送到敬老院和小区老人、贫困户手中。每年5、6月份的时候,王玉英还会带领大家一起凉拖


  “圆梦行动”传递爱心


  嘉定菊园新区最近正在举办“圆梦行动”,重点关注老年人、新上海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向大家征集梦想,发起圆梦认领。据菊园新区宣传科科长马慧怡介绍,“圆梦行动”实际上是提供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将老百姓的个人梦进行整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倡导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马慧怡说,她们在“圆梦行动”中发现了许多“正能量”,“棉鞋奶奶”就是其中之一。王玉英已78岁高龄而且身有残疾,她本身其实应该是一个“被服务者”,但她现在成为了“服务者”,而且她的梦想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类似这样的“正能量”还有许多。比如菊园新区有一群聋哑人,他们心怀“摄影梦”,为了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菊园摄影沙龙的专业老师免费给他们上课,教授摄影技巧,为了便于沟通,双方还建立一个QQ群。在最近的学雷锋活动中,这群心怀“摄影梦”的聋哑人也设了一个摊点,为市民拍摄证件照、全家福,并且这样的活动他们希望能够长期做下去。马慧怡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心的传递和绵延。”


  据介绍,“圆梦行动”自从今年2月中旬发出征集令后,短短半个月就收集到100多个梦想,其中大约十分之一的梦想已经被认领。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