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为什么全国性百货会输给区域性百货?

为什么全国性百货会输给区域性百货?

又一则关于百货的消息在这两天热炒。消息内容是:万达部分新项目不再设百货主力店,这些项目包括北京延庆、湖北十堰、东莞大朗、哈尔滨哈南等地的万达广场。接下来,就和世界服装鞋帽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的资讯吧。

  万达百货屡出变动,不仅与其万达血脉有关系,也似乎与其网点铺遍全国有关。


  比起这个,我更关注另一则消息。


  中国百货业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13家公司出现净利润负增长。其中,全国性的百货公司经营业绩不如区域百货企业。


  同样深受电商冲击,人力与租金成本同样在攀升,为何双方业绩表现会有所差别?背后的各种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全国性百货企业时刻面临做好“协同化”和“差异化”的两大命题。所谓“协同化”就是要将体系内的资源、人力利用最大化,而所谓“差异化”则是一定程度上对于标准化的体系的灵活性处理和协调。


  具体而言,全国性的百货企业因为拥有众多店在运营,就需要将优秀店的经验和品牌资源输送到其他连锁店去做共享;而在落地时,他们则要面临如何适应当地的调整,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比如,有的品牌和产品在北方区受欢迎,而在南方区则没有认知度。标准化制定容易,差异化落实难。


  第二,则是人才储备上。对于品牌而言,购物中心相当于房东,它对运营能力相对比较松散,而百货则相对要求较高。因此,在各地不同区域的扩张中,全国性的百货企业往往需要面对当地已有成熟百货这样的劲敌,一般在当地都有比较成熟的百货和相应的人才体系,在人才的竞争层面,挑战显得会更严重一些。


  第三,百货今天都在谈,如何将电商从“对手”变成“基础设施”。百货和电商一定是竞合的,要需要配合,不是直接对冲的。对于全国性的百货企业,因为体系庞大需要协调的关系众多,这一应对会更为复杂。对于他们而言,与互联网的结合,必然要面临着系统各个方面的对接、协调和整合等等。


  第四,在百货的转变层面。在过往的百货中,品牌是以“店中店”形式展现的。因此,百货对于消费者需求的传导是一个“二传手”的过程,它传到品牌,品牌再组织其店里的货去响应。这必然在时间的滞缓和消息的精准上出现问题。因此,为迎合对于潮流更为追随的中高端人群,一些百货也做出了自采买的尝试,也就是朝向买手制,而有一些百货因为面对的大众人群,这种转变则没有那么迫切。对于全国性的百货企业而言,如何协调这两类产品,也是一个挑战。


  为什么拥有了最好的地段,金鹰百货仍然失败?


  不可否认,每一个区域型百货都有一个走向全国的梦,江苏本土百货巨头金鹰商贸亦如此。


  在整个百货行业被称之为“夕阳产业”、全国性的百货寒意未退之时,区域百货一方独大的好日子此时显得让人易生妒意。


  但事实上,以金鹰商贸为代表的许多区域型百货正在遭遇拓展瓶颈期。一方面,他们在一线城市遭遇白热化竞争而受挫,另一方面,在三线城市则又需要面临商业地产的泡沫风险,可谓左右为难。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