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劳动法规 > 企业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及法律风险

企业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及法律风险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常常引发纠纷,这种因企业行为不当产生的法律风险具有普遍性。依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分为即时解除、预告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和经济性裁员等。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中有在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要注意:(1)招聘员工时,要根据所需岗位的不同要求,编写出详细的录用条件;(2)要在劳动者试用期内,随时对该劳动者按上述录用条件进行考察;(3)在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时,要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为此,用人单位就要制定劳动纪律、规章制度,严格规定哪些行为构成违反规章制度,根据不同的行为制定不同的罚则。劳动者会明了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处理违反规章制度行为时,建议采用公告、送达当事人、由当事人签字等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旦发生争议,用人单位能够做到有理有据。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如在劳动过程中,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险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被劳动教养的。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单位应及时书面通知该劳动者,劳动者涉嫌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逮捕的,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也不用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相应义务。

  对于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罪、宣告缓刑者以及被免予刑事处罚者,虽然立法规定可予辞退,而在实践中,一般可不予以辞退。因为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仍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自由,并且,保留其劳动关系更有利于本人的改造。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由于在劳动教养期间,劳动者必须由劳动教养机关执行强制性劳动,此时,劳动者与用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实际上已无法履行。所以,用人单位也可以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事实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因证据缺失造成的法律风险在即时解除中占有相当比例。法律风险评估通过了解企业相关的证据形成、固定流程能够识别该法律风险。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