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也是金猴集团威海鞋业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届制鞋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全国制鞋行业技术能手的人数。
在该大赛上,来自全国六个赛区共有20名参赛选手荣获全国制鞋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金猴集团占据30%的席位。不仅如此,金猴集团还包揽了冠亚军。这样耀眼的成绩成就了本届大赛的一段佳话。
企业重视提前感受竞赛氛围
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金猴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岳国威在竞赛闭幕式上接受中国皮革网记者采访时介绍,金猴集团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企业,重视员工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是集团的一贯作风。
从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金猴曾有过多年为军队提供特有鞋种制造的背景,而正是这种背景使得“高标准、严要求”成为金猴一直以来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成为衡量员工技能水准的标尺。
在金猴,“请进来,走出去”是提高技能的常用做法。岳国威告诉中国皮革网记者,“走出去”是安排技术人才在国内同行企业、科研院所学习交流,同时也会安排他们走出国门,到国外好的商业、技术、材料集散地学习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位员工的技能都能得到逐步提升。不仅如此,为了此次大赛金猴集团“也是蛮拼的”。岳国威表示,企业很是重视此次大赛,不惜投入安排参赛选手不断地去学习、去培训、去比赛,根据学习、培训、比赛的情况进行对比与总结来提高技能。
金猴集团管理层对本次竞赛相当重视,整个企业从上到下,给选手创造了竞赛的氛围与环境,模拟考试不断,让选手提前感受到大赛的氛围。“厉兵秣马、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大赛中拿到好的成绩。”岳国威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次大赛中金猴成为获得全国制鞋行业技术能手人数最多的企业。岳国威虽说对“自己人”有那么一丁点不满意,但在记者看来,从采访开始到结束,他满脸的笑容无法掩饰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手工技术机械永远无法替代
竞赛比拼的是手工制鞋。在岳国威看来,手工制作永远是服务于高端、个性化的需求,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技艺。手工制出的鞋不管是舒适性还是功能性,岳国威认为机械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他说世界各大主流品牌、主流企业也都保留了手工技术。他认为,那些大牌企业储备和培养的人才技能很高、很全面、底子很扎实,“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岳国威介绍,目前金猴集团也正有这样的打算。从原来的手工制鞋到现在的机械制鞋,再返回到手工制鞋,技艺比以前的要求更高,“我们想来个全方位、立体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培养和储备人才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岳国威表示,金猴重视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并且关心他们的成长,关爱员工更是企业文化中的第一条。
人才培养起来也要留得住才行。岳国威表示,对技能人才他们重点投入,在待遇、个性化激励方面都有相应的做法。而此次获奖的选手是否有激励政策,他告诉记者“重视激励、重视人才是金猴的一贯做法。”
“我们想留住老字号企业的技术骨干,让他们成为我们民族老牌子的支撑力量。”他说。
岳国威表示,要把高端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重要的课题,“让技术、技能转化到产品质量上,为消费者、顾客服务,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制鞋行业每家企业所应该思考的课题。
对于大赛的结果,有业内人士认为,进入前三名的选手金猴集团占居两名,“这样的结果绝非偶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