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正是职场新人心理的脆弱时期,对于“闪辞”不妨三思而后行。
多数“闪辞”理由很简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闪辞”一族中有一部分人的辞职理由很简单:不喜欢工作环境、同事太难相处、工作地点太远……这些简单的理由往往都是客观因素,而采取“闪辞”的举动,有些职场人甚至不辞而别。
当然,职场中有一部分人不得已而“闪辞”,比如身体原因、家庭原因等,而这些原因一般用人单位可以理解和接受。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于“闪辞”也有话说,一家药企的人力资源部经理郑先生表示,“闪辞”对于企业来说当然是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不仅仅影响到企业的招聘计划,而且会对企业的员工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慎玩“闪辞”打造职场诚信
职场专家分析表示,针对理性和感性的“闪辞”,建议职场人要三思而后行。
对于感性的“闪辞”一族来说,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多数刚进职场的大学生中,这部分特殊人群由于进入职场前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所以导致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发现自己与新工作并不融合,进而迸发“闪辞”的念头。
对于理性的“闪辞”一族来说,既然有些原因导致自己无法继续现在的工作了,也要站在换位的角度,与企业提前沟通,同时,做好工作的交接,避免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
一次、两次……长时间玩“闪辞”,职场人有可能会陷入职场诚信危机。如果职场人不断“闪辞”,一定会令职场人的职场形象大打折扣,而职场诚信的建立却是一个长期历练和累积的过程。试想哪个企业对于简历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闪辞”可以装作视而不见?所以,“闪辞”不妨悠着点儿。
相关链接:
找到这件事中间表现出来的的优点,比如对企业的责任心,勇气和胆识;同时找到事件中做的不够的地方,比如越级反映问题,寄希望于高层的介入,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遵守职场规则;找到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反映问题并不是放弃了自己的努力;认识到自己的界限,在不同的职位做事情的方式不同。
在反思中,向内思考,而不是一切归结于外因的不可避免。如果把这一切都做到了,自己的内心平复了,不再纠结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和人事经理讲这件事了。这个朋友的担心很正确,但是有没有想过,人事经理之所以认为可能是个“麻烦”,是从未来角度考虑的,而这种担忧一定是当事人才能给他的,如果当事人依然对之前那件事耿耿于怀,并且没有所反思的话,正常人都会以为下一次还会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改进,而且人际关系破裂,就会是一个麻烦源。解决的关键是,自身的成长。
另外,从技术上,还可以采用推荐的方法,既然已经在业内有经验,不妨试试之前的客户或者上下游企业的朋友推荐,这更靠谱。
所以说明辞职理由的原则是:真诚表达,内心一致。我们应聘时面对的HR智商之高,经验之丰富远超过我们有时的幼稚假设。所以,不要犯傻,面试之前,先对自己面试一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