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国际标准 > 皮革贴标和商标数据库成功建立

皮革贴标和商标数据库成功建立

关于皮革的概念在众多重要的国家或国际标准法规中已经详细确立和体现,但是仍需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发展和强化。

  由全球皮革协调委员会主持(GLCC),国际制革委员会(ICT)、国际皮业贸易委员会(ICHSLTA)和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三大组织共同商讨确认,皮革行业将以两点为优先工作方向:一,促进各国使用正确的标签描述皮革以及制成品中的皮革成分;二,控制且适度使用经过确认的皮革商标或原皮设计。

  关于皮革的概念在众多重要的国家或国际标准法规中已经详细确立和体现,但是仍需进行更广泛的推广、发展和强化。现有的皮革商标源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制革委员会秘书处的设计,欢迎并鼓励所有委员会组织成员注册该商标。

  目前国际制革委员会正在开发和维护两大数据库:现有各国皮革和皮革制品标签列表,以及确立商标注册并控制使用的国家列表。

  相关链接:

  随着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达标验收,在因环保不达标停产两年零6个月后,辛集市试炮营制革工业区重获新生,23家制革企业终于复工生产。

  辛集被称为“皮革之都”,试炮营制革工业区是辛集皮革产业的发源地。目前,该市规模排名前十的皮革企业,有6家由这里起步。

  1998年10月工业区投产时,建有一座日处理能力3500吨的污水处理厂,但陈旧的工艺和设施已达不到新的环保要求。2012年6月,因污水无法稳定达标排放,工业区被辛集市政府勒令停产,涉及企业31家。

  据统计,该工业区每年制革400万张,销售收入约4亿元,税收1200万元。停产后,整个产业链上的2000多名工人也暂时没了工作。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皮革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闯过治污这道生死关。”辛集市市长巴利凯说,政府的鲜明态度让企业老板们明白,试炮营制革工业区要想起死回生,只有铁腕治污一条路。

  制革污水处理难度大,工业区内制革企业规模都不大,家家上污水处理设施,小投入不管用,大投入又投不起。在政府引导下,工业区的制革企业商定抱团治污。

  为找到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区的老板们先后赴山东、福建、江苏等地,经过多轮比对考察,决定引进福建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技术。

  引进的技术属国内一流,可4650万元建设资金如何筹措?经过兼并重组,工业区内31家企业变为23家,并成立制革集团,实行集团化管理、股份制运营;组建联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划分为31个股权,每股150万元,实行按股核定排污量。2013年3月12日,工业区污水治理升级改造方案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当年5月开工建设。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