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产业透视 > 营销人士:消费者心态国际化

营销人士:消费者心态国际化

为啥现在国内的品牌都不愿意打中文,只打英文名称了呢?像中国的品牌“李宁”,在商场里面的专柜标识就只有Li-Ning的拼音,没有了中文字样。

  商场人士说,其实很多所谓的“洋牌子”就是国内“血统”,这个早就不是新闻了。早在改革开放初期进来的一些洋品牌,很多都是香港同胞在国外注册的品牌,再后来一些冒牌的“老人头”、“鳄鱼”、“华伦天奴”,就是更加低级的模仿,在国外注册个和名牌差不多的商标,然后在国内冒充名牌。

  现在情况也是这样,但是要好一点了,好多说是来自国外的品牌,虽然是国内的血统,比如马克华菲,就是七匹狼集团在意大利注册的品牌,但是这些品牌不再冒充假大牌,而是开始打自己的牌子,这就是进步。品牌之所以一定要起个洋名字,就是为了提高品牌的附加值,讲白了,就是卖个高价。像直言自己是国内大牌敢卖高价的品牌,已经算是底气足的了。

  还有一些牌子,原来是洋品牌,现在被国人收购了,比如宝姿,原来是加拿大的品牌,现在被中国人收购了,Esprit发源于欧洲,现在是香港人在控制,Etam(艾格)是法国品牌,但也被国人收购了。还有一些品牌,是授权给国内的总代理运作,对于这些品牌,就很难讲是什么血统,就像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了,捷豹路虎被印度塔塔收购了,但是人们也没有把其看作国货或者印度货。值不值这个价格,就看消费者对产品认不认可。

  那么商场里面满目的洋字母,没有中文,很多人看了都有点云里雾里,这是不是为我国的法律法规所允许呢?记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其中第八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也就是说,法律没有要求商标上一定要有中文出现。全英文的商标是合法的。但是,以往真正的外国大牌进国内的时候,都会注册一个中文商标,比如路易·威登、古驰、普拉达、香奈儿、爱马仕、巴宝莉等。

  为啥现在国内的品牌都不愿意打中文,只打英文名称了呢?像中国的品牌“李宁”,在商场里面的专柜标识就只有Li-Ning的拼音,没有了中文字样。对此,有营销界人士表示,可能是因为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主力,这些消费者群体的心态越来越国际化,对全英文的标识接受程度也更高。像很多合资汽车品牌,原来的车型中文名称都有一定的含义,现在的新车型更多的是无中文含义的直接英译。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