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在俄罗斯纺织品服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2013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毛皮、人造毛皮及其制品19.1亿美元,出口纺织原料及其制品97.7亿美元,其中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2.0亿美元,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3.9亿美元,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达16.2亿美元。然而,2014年爆发的卢布危机让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商遭受了严重冲击。在此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应对这场冲击?
想在俄罗斯市场上长期经营而不是打算捞一把就走的企业还是应该坚守这个市场,尽管代价不小,但它值得企业为之付出努力。从政治层面看,这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强、国民意志坚韧的国家,并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俄罗斯经济不会因为漫漫石油熊市和卢布危机而全盘崩溃,却有可能在危机中增强其经济体系的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制造业的复兴。同时,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对其产品拥有巨大需求,一方面给俄罗斯经济上了一道保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互惠互助的关系有助于“中国制造”保持和扩大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我国也能通过易货贸易等形式在这个市场上保住份额。
此外,俄罗斯的市场潜力很大,值得企业坚守,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和持久性要求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元旦前夕,俄罗斯政府早早宣布卢布危机结束,这实际上是企图安定市场预期之举,并不符合事实。1980年开始的石油熊市延续了近20年,当前的这场石油熊市恐怕至少也要延续10年;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当前对石油、天然气产业依赖的局面一时还改变不了。2015年,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以油价60美元为基准制定,实际上今年全年平均油价不太可能达到60美元,油价完全可能长时间停留在40美元、甚至击破40美元底线。这一行情决定了今年俄罗斯经济很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萎缩,俄罗斯消费市场的需求会绝对减少。
同时,由于卢布汇率大幅度贬值,以卢布计价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标价大幅度上涨,俄罗斯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新的价格水平。因此,萎缩后的俄罗斯服装消费需求在当前仍会暂时冰封一段时间,估计要到二季度,俄罗斯消费者才能真正接受新的价格水平,届时俄罗斯萎缩后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启动。因此,中国对俄出口企业至少要“熬”到那个时候。
在熬过冰封期后的一两年里,我国对俄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可能要适度提高中低档产品的占比,以顺应俄罗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现实。
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冲击,我国出口企业需要解决俄方伙伴因卢布危机违约而造成的损失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合同中有相应条款,可以索赔;如果企业是与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产权交易所之类平台合作,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的代位求偿权在这些平台上转让,以求化解资金周转问题,或是设法将原来为俄罗斯市场制造的产品转移到其他市场。
由于此次卢布危机的冲击,汇率风险急剧大幅度上升的压力必然会提升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美元等硬通货计价结算的需求,即使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货币替代(即在高通胀、货币急剧大幅度贬值的国家市场上以硬通货外币或黄金取代本币计价结算)的客观需求也会浮现。跨境贸易中的计价结算如果能用人民币或美元就不用卢布,即使是在俄罗斯国内市场上,华商之间交易的计价结算也可以改用人民币或美元,以合理规避风险。尽管俄罗斯禁止国内市场直接使用外币,但在俄华商及其俄罗斯贸易伙伴不妨利用上海自贸区,在中国的自贸区开设自由贸易账户,账户内存放人民币或美元资金,交易发生在俄罗斯,而支付清算则可以通过在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借此规避俄罗斯可能的管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