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向记者分析道:“如果护肤品、服装等日用品进口关税下滑,能够因此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零售类公司,如天虹商场、王府井百货、茂业国际、银泰商业等,日用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将促使消费者在国内零售商中进行消费。”
据记者调查发现,自6月1日起开始的关税下调产品主要以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为主。其中,毛皮衣服的进口关税由23%直降至10%;喀什米尔山羊细毛制针织或钩编套头衫等进口关税由14%直降至7%;毛制男式大衣、斗篷及类似品和毛制女式大衣、斗篷及类似品的进口关税由16%直降至8%;毛制男式西服套装和毛制女式西服套装的进口关税由17.5%直降至10%。
同时,鞋类产品也成为此次关税下调的重点,如其他橡胶、塑料短统靴(过踝)等五类鞋产品进口关税由24%直降至12%,而纺织材料制面的其他鞋靴进口关税由22%直降至12%。此外,纸尿裤的进口关税由7.5%降低至2%,护肤品的进口关税由5%降低至2%。
从上述可见,这次进口关税下调的力度较大,平均下调值在50%,有的关税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50%。
财政部关税司发布的公告称,本次调整旨在完善消费品进出口政策,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日用消费品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
据了解,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商品境外消费量大、消费者购买意愿较强,降低关税应有利于合理增加进口,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此前4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曾指出,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大的部分国外日用消费品,于今年6月底前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逐步扩大降税商品范围。同时,还将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统筹调整征税范围、税率和征收环节。
薛胜文认为,国内公司的应对方法,一是加强创新,提高技术,在质量上有所进步;二是提高产品营销水平,扩大品牌影响力;三是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空间。虽然一些国外产品降低关税后,将会对国内相关企业产生较大冲击,但是这也可以倒逼国内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