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制鞋技术 > 眼皮长出小疙瘩,都是眼霜惹的祸?

眼皮长出小疙瘩,都是眼霜惹的祸?

本身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就比较厚,假如使用了质地较为黏腻的眼部护理产品,可能会造成眼周局部的毛孔堵塞。下面一起来看看。

  眼霜,是爱美人士常用的保养品之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说得神乎其神:轻轻一抹,皱纹、色斑远离我。

  可是,急急忙忙买了眼霜,抹了几个月,非但没有铲除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还发现了新的小毛病,眼睛周围长了小疙瘩!

  这是怎么回事?莫不是眼霜惹的祸?

  眼霜太营养有时会惹祸

  1. 小疙瘩是什么?

  与皮肤相对较为干燥的中老年人不同,年轻人的皮肤通常油脂分泌较为旺盛,本身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就比较厚,假如使用了质地较为黏腻的眼部护理产品,可能会造成眼周局部的毛孔堵塞,形成粉刺一般的小颗粒,状似一颗微小的米粒。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脂肪粒」。

  「脂肪粒」的主要成分是一些角质碎屑和皮脂。

  2. 该拿脂肪粒怎么办?

  要避免脂肪粒的形成,选用适合自身的眼部护理产品即可。

  假如已经形成了脂肪粒,也不要紧张,不要用手去挠抓,以免对皮肤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发感染,到皮肤科去,请医生用粉刺挤压器将其挤出并妥善消毒即可。

  3. 还要当心炎性丘疹!

  部分眼部护理产品不但黏腻,而且营养实在太丰富,不光皮肤喜欢,细菌也很喜欢,假如保存不善,便可能使局部皮肤表面的细菌大量增殖。

  假如皮肤的屏障功能完善,皮肤表面细菌多点儿少点儿,倒也没多大关系,洗把脸也就洗掉了;但假如正长着粉刺、痤疮,细菌就有机会跑到毛囊里作威作福,引起潮红的炎性丘疹。

  这时,可就得立即放弃这支眼霜,赶紧到皮肤科就诊了。

  下眼睑小疙瘩未必是眼霜惹的祸

  不少女孩子还发现,自己的下眼睑上有些个不痛不痒的,直径几毫米的小包块,表面也看不到毛囊开口,似乎不是毛囊里有脂肪粒。这是不是眼霜惹的祸呢?

  其实,这只是由于平常没什么感觉,自己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长的,通常只有在涂眼霜的时候,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眼睑,才发现:咦,我怎么长了这么些东西?

  事实上,这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下眼睑的皮肤良性小肿瘤:汗管瘤。

  汗管瘤可跟涂眼霜没有关系。

  汗管瘤通常被认为是与女性激素水平相关的一种良性肿瘤,在青春期、妊娠期高发,月经前期或是服用雌孕激素药物的时候会增大。它虽然不会自行消失,可是中外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中都没有发现过恶变为癌的例子,对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假如你觉得它们不好看,可以到皮肤科点掉;假如你并不介意,那么留着它们,也不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什么损害。

  眼周红痒?可能是使用方式不对

  我也曾接诊一些病人,说是不用眼霜还好,用了之后反而眼圈又红又辣。仔细问起来,十之八九都有暴晒史。

  病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晒,只有涂眼霜的部位被晒伤,脸颊额头却没事,难道不是眼霜惹的祸吗?

  部分眼部护理产品在说明书上指导用户要在夜间使用,这是有原因的。

  这是因为,眼霜含有一些物质,可能会造成使用者对日晒的敏感度增加,形成「光感性皮炎」。而这些物质,恰恰对眼部皮肤有诸如预防细纹、美白、保湿等等功效,或是一些使人闻之心情愉悦的香料。

  因此,这一类的眼部护理产品只能在夜间使用,清晨起床洗脸时要仔细地洗去。

  其中比较常见的物质有:

  水杨酸盐类

  不纯净的凡士林

  佛手柑香油

  柠檬油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含有如白芷、补骨脂等中草药成分的眼部护理产品,也同样可能导致皮肤对日晒敏感度上升而形成光感性皮炎。

  不要以为自己使用的眼部护理产品多么天然就不会造成皮肤不适,还是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自己的需求选用。

  总结

  眼霜作为重要的皮肤护理产品之一,使用得当,可以为我们的外表带来可观的改善,但是否得当,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也有一些问题,是眼霜不能解决,或者跟是否使用眼霜无关的。

  因此,当你不能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眼霜,或是不清楚一些眼部皮肤病是否与眼霜有关,要记得咨询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哦。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