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获悉,白云区裘皮协会“白云裘皮”集体商标注册成功,是广州白云区首个集体商标,也成为继花都的“狮岭皮具”、黄埔的“深井霸王花”之后的广州市第三件集体商标。
“通常一件裘皮成衣,成本1.2万元,如果没有知名品牌,可以卖2万元,除去物流、仓储等费用3000元,能够赚到5000元算不错了。但如果有品牌效应的话,则可以卖到3万至5万元,利润翻数倍。”曾担任区裘皮协会秘书长的魏富林道出了钟落潭镇长腰岭村从事裘皮加工产业者的心声。
据了解,去年长腰岭村正式被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裘皮之乡·长腰岭”称号。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该村拥有1100多家裘皮加工企业、将近2万名皮草从业人员;年产拼貂服装超过60万件,占全球拼貂服装生产的60%,年产整貂服装接近10万件,年产值超过了50亿元。而随着当地裘皮产业的蓬勃发展,区裘皮协会持证经营的会员企业也从初期的不足100家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家。
该协会成功加注“白云裘皮”集体商标,成为广州市集体商标的三驾马车之一。区裘皮协会负责人坦言,这将推动整个地区的裘皮产业迈上更高台阶。
相关链接:
“由于相关产业众多且产业集群优势十分突出,广东当之无愧成为阿里巴巴’中国质造’活动第二站。”淘宝网副总裁张勤当天出席活动现场表示,未来阿里巴巴将扶持100个产业带,1000个明星品牌,推动10000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据介绍,此次共计103个鞋类品牌商、39个箱包品牌商参加活动,均具有10年以上生产管理经验,都曾为国际知名品牌做过外贸代加工。阿里巴巴集团对进驻“中国质造”的品牌和企业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实施实人认证、二维码追溯等措施,保证每件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
张勤表示,未来阿里巴巴考虑或将会同质检总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顺德厨电、汕头玩具、中山家具、佛山卫浴等产业带进行梳理和扶持,带动多个类目的广货自主品牌发展,“中国质造”活动将进一步常态化。
目前,淘宝正计划推出专属的中国质造频道,优质商品拥有了一个自我品牌的展示舞台,消费者则可选择相关商品。此番活动,阿里巴巴期望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力促广东这一全球优质的传统制造业基地不断发生变革,重新书写外贸代加工的价值链格局,最终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变。
数据显示,2012年广货在淘宝年销售额仅为50亿—60亿元,到今年3月底广货在集团旗下零售平台的销售额已超过6000亿元,万亿元规模也是指日可待。“广货网上行”在短短两年间实现了从十亿元量级到千亿“狂飙式”的巨大飞跃,被市场寄予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当天下午,记者一行来到了广东东莞厚街镇。乔鸿鞋业的生产线在不停运转中,在这家为多个国际知名沙滩鞋品牌代工长达20余年的工厂里,300多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乔鸿鞋业董事长郭正津回忆起上世纪代加工的辉煌年代,“生意最好的时候,代加工利润极为可观。不过,随着人力成本、原料成本不断上涨,目前每生产一双鞋最多只能赚一元。”
类似情况,在广东省代加工企业中非常常见,稳扬鞋业有限公司也是其中一家。公司总经理张玉琴介绍,代加工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成本每增长1美元,在国际销售终端就要涨10元美金以上,这也导致代工企业在和品牌方进行议价时处于劣势地位。
一些企业根据加工品牌的需求,将工厂搬到内地或者越南;另一些企业加大对制鞋机器和工艺的投入,保证稳定的订单来源,并开始瞄准国内市场,期望创建自主品牌。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中国质造·广货网上行”,正是帮助广东企业跨越传统代加工到自主品牌的鸿沟。
今年4月,阿里巴巴推出全行业活动“中国质造”。通过投入旗下淘宝网等优质平台资源和淘抢购、天天特价、淘金币等重要营销通路,向优质商品和优秀商家进倾斜,助推制造企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国质造”首站活动仅用4天,淘宝等平台共售出17万双鞋子。张勤表示,广东作为制造强省,产品线以及丰富度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是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至少是在万亿以上的级别,更有优势去完成转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