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最新专题 > 解读国内棉花市场的棉花抛储政策

解读国内棉花市场的棉花抛储政策

在这段时间之内,抛储将常态化,抛储的政策思路将考验政府的执政智慧,将对棉花市场和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

  库存轮换。消化现有国储时间会比较长,棉花的品质会下降较多,为了减少社会资源损失,国家有可能会采取库存轮换,即先抛储后收储,既可更换部分陈棉,减少损失,又不增加市场供给,加大市场供应压力。轮储过程中的抛储和收储肯定都会按市场价进行,按抛储数量,确定收储数量,限质、限量或限区域收储。

  政府也许考虑的是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但市场并没有那么脆弱,明确的预期、提前的准备会让市场消化的时间更充分,抛储实施后,市场的波动幅度就会更小,就像提前公布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一样,市场会根据政策导向走得更稳。

  抛储的目的。如此大的库存量,肯定要抛,但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已表态,不会为降库存而抛储,只有在市场需要棉花的时候才会抛储,只满足市场需求,不会增加市场供应压力,打压市场价格,起稳定市场和引导市场的作用。

  抛储的两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价格(包括有时的附加奖励项目折合价格)。价格又比时间更重要,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在抛储常态化下,为了减少对市场的影响,起到消化库存、保证供应、稳定市场、引导市场的作用,抛储的时间和价格确定只能由市场来形成,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抛储的触发条件。国家相关部门领导曾明确说明是:新棉销售70%以上,市场供应出现结构性紧缺、价格出现过快上涨时可能会启动储备棉的抛售。销售进度表述的已很具体,但市场价格过快上涨,没有定量,建议对价格过快上涨也具体一下,就简单了,比如明确监测价格3128B指数连续10或15个工作日累计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如8或10%,即触发抛储。抛储底价=监测价格╳系数(例如0.5-0.8),作为抛储底价,这样市场各方都会有一个明确的预期,既能及时发现市场需求、保证供应,又能防止恶意炒作,造成市场过度波动。相关政府部门也不要去开会讨论,浪费时间精力,决策会变得迅速及时,公开透明。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