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行业透析 > 奢侈品重塑亚太版图 香港区位优势降低

奢侈品重塑亚太版图 香港区位优势降低

2015年对奢侈品产业而言,注定是个不平凡之年,中国反腐力度的加大,消费者海外购奢潮的兴起,令中国区的业绩不佳。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过去内地消费者一直把香港比做奢侈品的购物天堂,价格和服务都是优惠和优秀的,店员们讲普通话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很了解。

  “现在香港作为亚太区奢侈品的核心,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了。过去香港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整个城市免税,金融投资便利化,使得不少品牌的亚太区总部都设于此。但香港一直是‘流通中心’,无论是城市还是企业,如果单一在流通领域谋生,会有很大的风险。”周婷说。

  记者观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购买地,今年以来悄悄发生转移,要么去欧洲原产地购买,要么就转向了中国澳门、台湾地区或日韩两国,中国香港早已不是消费者购奢的首选。

  “互联网为中国消费者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全球信息体系,哪国产品便宜,哪国打折,不到10分钟就在粉丝圈中传遍了。”陈凯说,去年年中,俄罗斯遭遇“卢布劫”,中国留学生立即形成了代购军团,一度将店内的奢侈品抢购一空,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门等国家及地区,正成为中国消费者购奢的新目的地。

  但这并不能完全拉动中国奢侈品的境外消费,周婷认为,中国消费者到日本、韩国购奢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目的地国有许多优秀的本土品牌,无论在口碑、质量等方面都较受中国消费者认可,去日韩不仅能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买到像LV、香奈儿这样的国际奢侈品大牌,也有类似MCM、高田贤三、川久保龄、三宅一生等本土成长或收购来的优秀品牌供消费者选择。

  香港由于本地品牌产品没有起来,仅仅是个贸易中转港,将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推向了欧美、日本、韩国那些有优质本国(地)产品的区域。“自身产品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区域优势大大减弱。”周婷说。

  此外日韩地区成为中国消费者奢侈品购物的新目的地,在于出境游的便利性。尽管大部分奢侈品牌源于法、意、瑞三国,但中国消费者去趟欧洲至少要乘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仅机票住宿成本就近万元,而那些大牌在欧洲本土购买价格并不一定便宜,甚至全球调价后欧洲地区价格更高。

  日韩则不同,两三个小时的飞机对很多北京的游客来说就像飞了趟上海,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且各大旅行社经常有超低折扣的机票或团费,周末或小长假三四天的时间很是方便。

  此外对很多奢侈品牌而言,除了奢侈品零售,背后更大的盘子是在做资本运作,香港历来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投融资环境要比内地更有区域优势,因为内地很多是政府主导型的,政策往往会发生变化,品牌方目前不太有胆量将这部分业务放回内地,而仅仅是将零售团队放回内地。

  眼下,奢侈品的亚太区版图正在重构,香港一直以来的是亚太区的中心,但眼下零售业遇冷。“内地想要接捧香港成为奢侈品的亚洲新中心,相关服务及产业配套方面还需要下足功夫。”周婷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